《声音的秘密》一课教学实录
兰岗学校 李金霞
教学目标:
1、了解帕斯卡是怎样发现声学的震动原理的,激发学生学习帕斯卡仔细观察、好动脑筋的良好品质和习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实验感知声学震动原理。
一:乐曲导入,激起阅读愿望
师: 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份特别的礼物,这个礼物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它不能用手拿到,而要用眼睛仔细地去看,用耳朵专心地去听,听,它来了。
(多媒体播放贝多芬的《绿色狂想曲》,学生用心去听。)
师:说一说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
生:我听到了鸟鸣。
生:我听到了悦耳的音乐。
生:我听到了蛙鸣。
生:我听到了知了的叫声。
师:同学们的耳朵听得真仔细。想一想,平时生活中你还听到过什么声音?
生:我听过了电话的铃声。
生:我听过汽车的喇叭声。
生:我听过敲鼓声。
师:我们一出生,周围就伴随着各种各样的声音,有动听的音乐,也有烦人的噪音,但是,你们想过没有,这些普通的声音是怎样发出来的呢?学习了第七课《声音的秘密》,相信你会找到答案的。(板书课题)
师:齐读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
二、创设情境,引读课文。
师: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生:是谁发现了声音的秘密?
生:声音有什么秘密?
师:同学们真善于思考,那么带着这些问题,轻轻打开书,自读课文,边读
边标出课文的自然段,并且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读顺。
(学生自读课文)
师:通过刚才读课文,谁能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生:帕斯卡对声音产生了兴趣。
生:帕斯卡发现了声音的秘密。
生:帕斯卡研究声音的秘密。
师;帕斯卡是法国的一个小男孩,你知道他是做什么的吗?(在黑板上贴出帕斯卡的字卡)
师:请你再来读一遍课文,找一找,画一画,并说一说对帕斯卡的了解。
(生再读课文。)
师:谁来说一说你对帕斯卡的了解。
生:帕斯卡是法国著名物理学家和数学家。
生:他说得不够完整,帕斯卡不但是法国著名物理学家和数学家,而且他从小就善于观察,爱动脑筋。
师:同学们介绍得很完整,还记得我们课前提出的问题吗?帕斯卡是怎样发现声音的秘密的?声音的秘密到底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在第几段中提到的?
生:3——5段。
师:让我们重点学习3——5段,来解决我们提出的问题。
师:谁来读一读第3段。同学们边听边思考这段主要写了什么事?
(师指名来读,学生边听边思考问题。)
师:谁来说一说刚才的问题。
生:这段主要写了帕斯卡对刀叉与餐盘的碰撞声产生了兴趣。
师:哪句话写出了他对声音产生了兴趣呢?谁来读一读?
(生读。教师相应板书:听——着了迷)
师:听老师读。想一想在意、着了迷是什么意思?
生:在意是注意。
生:着了迷是说把周围的一切都忘了。
师:“这刀叉和盘子相碰的声音,谁听了都不会在意”“谁”都包括那些人?
生:指周围的所有人 。
师:是呀,我们家厨房里叮叮当当的餐具碰撞声,我们都没在意,可小帕斯卡却在意了,由此可见,帕斯卡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帕斯卡是一个善于观察的人。
生:帕斯卡是一个善于发现的人。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应板书:善于观察)
师:我们以前没有在意叮叮当当的餐具碰撞声,现在我们把教室想象成厨房,你就是玩耍中的帕斯卡,听到声音会想什么?
(师
声音的秘密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