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学生的管理
通过短短的几年班主任工作实践,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个别学生的管理是一个复杂而艰苦的工作。
个别学生主要包括“学优生”和“学困生”两大类。“学优生”由于学习成绩好,能力强,优点明显,经常是老师同学们关注的焦点,因而这些优等生很容易滋生优越感和自满情绪。他们重视成绩轻视修养,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鲜花掌声”理所当然,“失败挫折”不易承受。这些学生往往在失败后容易走极端。
“学困生”通常是学习成绩不好,自律性不强。这一部分学生优点不明显,一般容易被老师和同学忽视,而他们的缺点和过失时常被渲染,管理这一部分学生的关键是端正认识,动之以“情”,施之以“爱”,以“攻心”为上。
那么,如何具体做好个别学生的管理呢?以前,我总是对那种“学困生”有偏见,对“学优生”非常喜欢,但在一次偶尔的机会中,我发现自己太偏心了,根本没有用同样的眼光去看待他们,其实我们做老师的应该平等对待任何一个学生,即使学习差的学生也有他的闪光点,所以我觉得要管理好这些学生应该做到以上几点:
针对“学优生”的个别问题,及时进行全体“学优生”坐谈会,以点代面,晓之以理,启发他们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针对“学优生”采取“压担子”的方法。在学习上提出更高的要求,并适时开展学习竞赛,引入“竞争”氛围,使这部分学生“优”而思“
进”,进而成为品学兼优的“双优生”。
针对“学困生”,班主任工作中应尽量避免他们与“学优生”相提并论,同时避免急噪心理,绝不能简单地批评和责备。
针对“学困生”,班主任应“量体裁衣”,采用“一班两制”,区别对待这部分学生,专门为他们制定另外一套或几套相对宽松的管理方法,对症下药,大胆放开。
针对个别有管理能力的“学困生”,我班上实行班长“双轨制”。这样,一方面激发了这部分学生的参与意识,第二方面,也限制了这一部分学生的言行,并为其他“学困生”树立了榜样,为这一类学生的转“优”注入了“强心剂”。
兴隆小学
杨宁
如何做好学生的管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