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净化教学反思
本课题围绕水的净化问题,将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有序地串起来,前半部分介绍含不溶性杂质水的净化方法,后半部分以硬水软化为例介绍含溶解性杂质水的净化方法。其中过滤和蒸馏是初中化学中重要的实验操作技能,过滤也是本课题中要重点学习的内容。 1. 课题引入 本节课首先从播放影片“鲁宾逊漂流记”引入,让学生将鲁宾逊所喝的泥塘中的水与我们所喝的水对比,从颜色、气味、不溶性杂质、可溶性杂质、有毒物、细菌含量等方面进行比较。这些水能直接喝吗? 从而激发学生兴趣——怎样才能帮助鲁宾逊将泥塘中的水变成能喝的水呢?水净化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2.联系生活实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我们喝的水是什么水?学生回答是自来水。郑州市民所喝的水主要来自西流湖水库和黄河水,这些水与我们喝的自来水的主要成分有什么不同?自来水厂是如何净化河水和湖水的?学生自学释疑通过看书了解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并且由一个学生讲解,同时播放课件作辅助——把学生置于自来水厂的真实情景中,使学生产生探究水的净化方法的欲望。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教师分发滤纸,要求学生观察滤纸与一般的纸有何不同,选用实验室中仪器进行自主探究过滤操作。在整个自主探究过程中,两个组成员之间、组和组之间,相互讨论,分工合作,兴趣盎然。 学生的操作五花八门,滤纸有平放在漏斗中的,有窝成一团堵住漏斗口的,有折成锥形、花形的;尤其出乎意料的是,倒泥水的方法更多样,大部分都是一学生手把住漏斗下端,另一学生将泥水悬空直接倒在滤纸上。学生的操作暴露了许多问题:一是学生的学和能力有限,预习方法没有到位;二是学生以形象思维、感性思维和经验型的逻辑思维为主,完全是按照生活中过滤的经验,或者是前面实验造成的惯性思维行事。 我将实验中所出现的问题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反思,自己教育自己,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实验的认识和理解又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水的净化教学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