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春天的古诗: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doc第2页 /总页数 3 页
描写春天的古诗: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
[无忧@考网]为大家收集整理了《描写春天的古诗: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雨色动微寒。
黄鹂并坐交愁湿,白鹭群飞太剧干。
晚节渐于诗律细,谁家数去酒杯宽。
惟君最爱清狂客,百遍相看意未阑。
赏析
对这首诗,朱瀚评此诗云:“江浦二字打头,近俗。喧昨夜,更俗。动微寒,欠穏。雨色、雷声,土木对偶,比‘雷声忽送千峰雨’何如?交并二字,重复。太剧干三字,晦涩。此从‘黄莺过水’一聨偷出,而手脚并露。其云‘晚律渐细’,岂少年自居粗率乎?杜则少时入细,老更横逸耳。故曰:‘语不惊人死不休’、‘老去诗篇浑漫与’参看,始知其谬。”
今日有雨,窗外秋雨如烟,正好读起这首诗,试评一二。
唐人特别是杜甫写诗,惜字如金,标题绝不会随意涂鸦,往往大有用意。这首诗,“遣闷戏呈”这个标题正是点题之笔。“遣闷”说明诗人写诗是为了排遣憋闷,“戏呈”则表明老杜见到故人时的喜悦之情。
首句“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雨色动微寒”,描绘的是雷声隆隆,阴雨催寒的景象。这时诗人坐在舟中,百感交集,心中自是有些抑郁。朱瀚所说‘雷声忽送千峰雨’是杜甫另一首诗的一句,那首诗杜甫描写的是三峡春天的美景,洋溢着诗人对春雨和生活的喜爱,和这首诗抒发的情感是不同的。“喧”则更表明雷声的讨厌和无趣。喧雷、寒雨的叠加描写则更加烘托出诗人难以排泄的郁闷。
“黄鹂并坐交愁湿,白鹭群飞太剧干”,这更是佳妙之笔。“黄鹂并坐交愁湿”,同样是诗人对雷雨夜的厌恶之情。但“白鹭群飞太剧干”则是转折。“据”对应前句“愁”,取戏剧之意,喜欢高兴的意思。如果大家在生态环境好的地方呆过,一定知道白鹭这类鸟是不太怕湿的,甚至往往喜欢在初雨时捕食,当然此时食物比较多。作者此时的心情,因为要去见路十九,“但有故人奉米禄”,怕是又少不了好酒好肉,自然非常高兴。所以看到“白鹭群飞太剧干”,想到自己喜悦之情。这是一个转折,这样就自然就过渡到了第三句。至于朱瀚说偷自”黄莺过水”,这也是杜甫诗中句子,同样是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这和这里黄莺并作的愁苦郁闷,与白鹭群飞的那种高兴喜爱是不同的感情。
第2页 /总页数 3 页
第三句“晚节渐于诗律细,谁家数去酒杯宽”,这句同样情感含蓄,耐人寻味。诗人到了晚年,对自己的诗是非常自信的,“晚节渐于诗律细”。晚节渐于诗律细”的意境与“白鹭群飞太剧干”相同,皆为自信豁达高兴之意。另一方面
描写春天的古诗: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