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模型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复杂模型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复杂模型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
课 题: 复杂模型机设计
同组姓名: 陈珊(1108030416)
徐丽娜(1108030417)
宋利英(1108030421)
专业班级: 计科1104班
指导教师: 牟琦
设计时间: 2013-12-31
复杂模型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复杂模型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复杂模型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
一、 课程设计目的和意义 3
二、复杂模型机的设计与实现内容ﻩ3
1。数据格式ﻩ3
3。指令系统 4
三、总体设计ﻩ4
1。设计复杂模型机的监控软件ﻩ4
2.设计微程序流程图 5
3.转换格式ﻩ5
4.实验接线 6
5.写微程序和程序ﻩ6
6。运行程序 7
四、系统测试及实验截图ﻩ8
五、总结 14
复杂模型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复杂模型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复杂模型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目的和意义
经过一系列硬件课程如计算机原理的学习及相关实验后,综合应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设计和应用问题,进行一个综合的系统的实验。培养实际动手能力,进一步提高硬件设计能力。培养实事求是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通过设计过程,熟悉和掌握微机系统的硬件设计方法、设计步骤,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合运用所学计算机原理知识,设计并实现较为完整的计算机.
复杂模型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复杂模型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复杂模型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二、复杂模型机的设计与实现内容
1.数据格式
模型机规定采用定点补码表示法表示数据,且字长为8位,其格式如下:
其中第7位为符号位,数值表示范围是:-1≤X<1。
模型机设计四大类指令共十六条,其中包括算术逻辑指令、I/O指令、存数指令、取数指令、转移指令和停机指令。
算术逻辑指令
设计9条算术逻辑指令并用单字节表示,寻址方式采用寄存器直接寻址,其格式如下:
7 6 5 4 3 2 1 0
OP-CODE
Rs
Rd
其中,OP—CODE为操作码,RS为源寄存器,RD为目的寄存器.
访问指令及转移指令
模型机设计2条访问指令:即存数STA、取数LDA;2条转移指令:即无条件转移JMP、有进位转移指令BZC。指令格式为:
7 6 5 4 3 2 1 0
复杂模型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复杂模型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复杂模型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0 0
M
OP-CODE
Rd
D
其中,OP-CODE 为操作码,RD为目的寄存器地址(LDA、STA 指令使用).D为位移量(正负均可),M为寻址模式,其定义如下:
寻址方式
有效地址
说明
00
01
10
11
E=D
E=(D)
E=(R2)+D
E=(PC)+D
直接寻址
间接寻址
R2变址寻址
相对寻址
本模型机规定变址RI指定为寄存器R2。
I / O指令
输入IN和输出OUT指令采用单字节指令,其格式如下:
7 6 5 4 3 2 1 0
OP—CODE
addr
Rd
其中,addr=01时,选中输入数据开关组KD0~KD7作为输入设备,addr=10时,选中2位数码管作为输出设备。
停机指令 指令格式如下:
7 6 5 4 3 2 1 0
OP-CODE
0 0
0 0
HALT指令,用于实现停机操作.
本模型机共有16条基本指令,其中算术逻辑指令7条,访问内存指令和程序控制指令4条,输入输出指令2条,其它指令1条。表3-8列出了各条指令的格式、汇编符号、指令功能。
复杂模型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复杂模型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复杂模型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三、总体设计
复杂模型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