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50MW汽轮机改造.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前言 50MW 汽轮机是我国 60 年代设计生产的凝汽式汽轮机。该机组设计年代早,热力性能差,设计热耗为 2261kcal/(9466kJ/) ,但电厂运行资料表明,大多数机组实际热耗都在 2300kcal/(9630kJ/) 以上,这一机组的热力性能远低于当代世界先进水平,同时也远低于。这不仅影响到电厂的经济效益,也造成了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1999 年 5月国家经贸委和国家计委下达了关于在 2003 年底之前关停 50MW 以下冷凝机组的文件,同时鼓励发展集中供热机组。反以将 50MW 凝汽式汽轮机组改造为调整抽汽机组为解决中小火电厂避免机组关停问题提供了一条有效的解决途径。武汉汽轮发电机厂将成熟的调整抽汽式汽轮机结构和调节等新技术,应用于凝汽式汽轮机的改造,使改造后机组具有灵活的热电联供性能。同时采用当代汽轮机先进技术改造通流部分可达到大幅度增容降耗,延长机组寿命、提高机组运行可靠性,增强机组调峰能力等目的。 2改造目标将 50MW 凝汽式汽轮机改造成调整抽汽式汽轮机,使改造后机组成为符合国家能源政策的热电联供机组。 : 进汽压力 进汽温度 535 ℃额定功率 50000KW 额定进汽量 190t/h 最大进汽量 210t/h 额定排汽压力 热耗 938kJ/ 汽耗 : 调整抽汽压力 额定抽汽量 60t/h 最大抽汽量 100t/h 调节系统采用两种方案:纯液压调节和电液调节为便于工程实施,并降低成本,改造后保持原机组的轴承跨距不变,即运转平台基础不变的原则进行结构设计。除增加调整抽汽管路外,给水加热系统及其它辅机部分不变;尽量保留原凝汽机组本体可用部件。同时采用北京全三维动力工程有限公司开发的先进成熟的全三维设计技术进行通流部分设计,使用通流部分效率提高 5% 以上。 3本体结构本改造方案采用成熟的单缸、单抽、冲动式、可调整工业抽汽凝汽式结构,通流部分动静叶片全部采用全三维叶片。原老机组前、中汽缸、转子以及所有叶轮、叶片、隔板需全部更换。转子为整体加套装结构:由一个高压单列调节级、一个中压单列调结构和十七个压力级组成,其中第十五至第十九级为套装结构,见图 1。汽轮机的工业抽汽设在第 9级后,抽汽压力在 ~ 之间可调。第 10 级采用带平衡室的旋转隔板结构。后汽缸、盘车机构、调节汽门及汽机与发电机的联轴器完全可借用原有部套不变。喷嘴组的各组喷嘴数目因抽汽工况的要求需作相应调整。调节系统采用电液调节前轴承座可完全不动。若采用纯液压调节系统,因抽汽机的调节系统较凝汽机复杂,且油泵耗油量大,调节系统部套需全部变化, 前轴承座需要更换。在常规抽汽汽轮机设计中,中压油动机安装在运转平台下汽缸下半。现在原有基础上油动机不可能挂在汽缸下半。我们在中汽缸上半设计了一个特殊托架将中压油动机托起,油动机底部高于汽机运转平台,保证了原有基础不变。油动机与旋转隔板转动环通过套连杆机构连接在一起。新机型的前座架、后汽缸、盘车装置通用原机型结构和部套,这样一方面可保证原有基础原封不动。又可保证改后机组的基础负荷分布与改前相比变化不大( 本体总重略有

50MW汽轮机改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zhqw8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