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美德故事读后感例文通用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是时候静 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为 大家收集的,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传统美德故事读后感1 暑假期间,我读了中华传统美德故
事一书。书中的故事都很精彩,最吸引我的是王献之练字这个小 故事。王献之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他从小跟父亲练字,而 且很聪明。7、8岁就能写一手好字,但他渐渐自满起来,不好好 练字,耍小聪明,结果被母亲识破,他很惭愧,就向父亲请教写 好字的秘诀,父亲告诉他,写完18 口大水缸里的水就知道秘诀 了,献之按照父亲说的终于成了书法家。
读了这个故事,我明白了王献之成为书法家,是很不容易 的,只有坚持不懈、勤学苦练,才能把事情做好。
我在学习中,也要向王献之学习,不耍小聪明,要脚踏实 地,刻苦的学习。以前我每天只是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就行 了,从不多读一篇课文,多写一个字,学习成绩始终不能名列前 茅。今后,我要改掉学习上偷懒的坏习惯,要向王献之练字那 样,刻苦认真,有恒心,不怕吃苦,多学本领,使自己知识越来 越广,头脑越来越聪明,长大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传统美德故事读后感2 孔融是汉代著名的文学家,他从小
就十分聪明,也非常懂事。孔融的兄弟很多,他在家排行第六。
有一天,孔融的妈妈买来一篮特别鲜美的梨子放在桌子上, 一家人围着桌子坐下,准备吃梨。爸爸对孔融说:“孩子,你给 大家分分梨吧!”
四岁的孔融站了起来,他来到桌边,踮起脚,先拿起了一个 又大又圆的梨,放在鼻子前闻了闻,然后双手捧着送到了爸爸面 前;又拿起一个黄澄澄的大梨,欢快地来到妈妈面前递给妈妈, 接着,他把篮子里又大又好的梨一个个地挑出来送到哥哥们的手 中。最后,孔融拣起了最小的一个梨,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津 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爸爸看见孔融的行为,心里很高兴,心想:别看这孩子刚刚 四岁,却懂得应该把好的东西留给别人的道理呢。
于是他故意问孔融:“盘子里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 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 ”
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应该留给 哥哥吃。”
爸爸听他这么说,哈哈大笑道:“你真是一个好孩子!以后 一定会很有出息的! ”
传统美德故事读后感3 今天,我读了学校下发的中华美德
故事,读完后,使我大有感触,让我懂得了做任何事都要有恒 心、有毅力。
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故事是《磨杵成针》。李白以前总是 不好好读书,可是有一天,李白遇到了一位老奶奶,她正在把一 根很粗的铁杵磨成一根细针,李白看了十分震憾,他明白了一个 道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从此,他发愤要好好学习,长 大后成为了一名伟大的诗人。
读完了这个故事,我心中为之一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 心人”。老奶奶真有毅力要把这么粗的铁杵磨成一根细细的'绣花 针。我心想:既然铁杵都能磨成针,那么我们生活中的小事又算 什么呢?看看这个故事,在对比生活中的自己,我自叹不如。
记得有一次,我要参加钢琴七级的考试,可是,由于以前我 一直忙于做功课,没有时间弹钢琴,即使我有空,也懒得弹,所 以离考试只有几个星期了,我还弹得疙疙瘩瘩,一点也不熟。面 对老师的责备,父母的唠叨,我下定
传统美德故事读后感例文通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