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的心得体会
“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 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要改革、 创新,以培养和提高全民族的创新能力,这是我们肩负的光荣历史使命。
新时代赖以生存的基础就是不断创新,而创新的源泉就是人的创造性。因此, 如何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就成为当前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可能性、必要性和重要性
1.创造性教育应该尽早进行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具有高度创造性的人的智力测验分数和创造性之间并 没有什么联系,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创造性与其所拥有的知识量之间并不成正比的 关系,知识多的人创造性不一定就强,知识少的人创造性也不一定就弱;知识的多 少,智力的高低可以决定的只是一个人在创造中可能达到的层次与深度。这些研究 成果说明,培养创新意识并不完全在于已经具备了多少知识。这也正是培养创新意 识可以从小抓起的理论依据。
中小学生正处于形成科学兴趣的最佳年龄段,初中阶段正处于形成科学兴趣时 期,高中阶段是形成科学理想的重要时期,应不失时机地抓好这几个时期的教育。
2.知识更新速度快,对创新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1993年,美国首先提出兴建“信息高速公路”,仅短短一年内就席卷全球。 “天上用卫星,地上有光纤”,天地一体化的信息网络已成为全世界的共同目标。 由此可见,知识量的急剧增长的直接后果就是知识老化且更新速度的加快。同时, 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广泛应用,给教育内容、方法带来了巨大变革,教师若不 及时更新知识,还继续“三一式”教学一枝粉笔、一本书、一根教鞭 ,就无法 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不能培养出具有独立见解和有开拓能力的人才。教师必需 接受再培训、再教育、再提高,不断进行“充电”、“补氧”。知识经济时代的创 新教育要以教师的知识更新为起点。
3.开发创新能力,增强民族竞争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与进步的灵魂,是民族兴旺发达的动力,要使中华 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应当在更深、更高的层次上开发我们的人力资源,在 科技发展上再创辉煌,让世人刮目相看。因此,加大开发创新能力的力度是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二、培养创新能力的措施
1.打破传统观念,强化创新意识
有了创新意识,才能抓住创新机会,产生创新方法,启动创新思维。然而传统 的教育思想把人们的大脑看成是一座知识仓库,思维限制在老师设定的书本知识的 框框内。另外,学校的有些规范,严重地束缚着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教育学告诉 我们,创造能力的培养与个性密切相关,长期服从的人根本不会有创造性,只有“ 奴性”。正像爱因斯坦说的那样:“我认为学校凭借恐吓、压力和权威来管理学生 是一件最坏的事,它破坏了学生深挚的感情和真诚、自信,它养成学生驯服的性格。” 因此,我们应当重新审视我们的某些教育规范,解放学生,让他们敢想、敢说、敢 干。方法之一就是赞扬——如果你想让学生表现出某一方面的好品格,你就应在某 一方面赞扬他,将他的优点放大、升华,让他的缺点在优点的发扬中克服掉,让他 充满自尊地健康成长。人们常把教师比喻为园丁,园丁的工作是施肥、剪枝,但绝 不是让你把一枝月季花改良成玫瑰花。
2.改革考试
创新教育的心得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