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调研课题-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问题探讨.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1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现状与实践探讨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重要的战略决策, 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它是人类社会走向生态社会、选择生态化发展模式的一种稳定有序的演进过程, 是人们发展观、价值观、生活观、文化观、人际观、审美观等方面的根本性改变。一、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 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人类对人、生态、生命、环境的进一步深入认识和理解, 是追求更高层次的“天人合一”,让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达到真正的平衡与和谐统一, 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 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 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 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 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 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 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 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和谐”是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观。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生态文明理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建设生态文明, 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提出, 是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充分体现。“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的生活已从基本物质需求, 走向精神生活和生态真善美的追求, 彰显了中国人类生态的进步和对建设富强、健康、文明美好未来的强烈愿望。一、*** 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 县位于云南省南部总人口 万人, 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 63 人,是西双版纳国家风景名胜区组成之一。境内景真八角亭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 傣族建筑曼短佛寺作为清代古建筑, 被国务院批准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打洛镇为国家级口岸, 是我国通往东南亚国家距离最近的内陆通道,是中国东盟自由区的前沿阵地。*** 地处热带北缘,气候宜人,自然风光秀丽,风景名胜具有民族特色, 素有“万紫千红花不谢, 冬暖夏凉四时春”的美誉, 是驰名中外普洱茶的故乡, 是世界茶树发源地之一, 有着悠久的历史, 灿烂的民族文化, 浓郁的民族风情, 丰富的自然资源,茂密的原始森林。这里,动植物适生范围广, 生物资源极为丰富, 素有“生物基因库”的美誉, 被列为国家重点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 成为关系到国际生态安全的敏感地区和保障国家和地方生态安全的重要区域。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全社会肩负起维护生态安全的责任, 解决人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创造一个让人们生活得更舒适、更幸福的良好生态环境。 1、以环境保护为抓手, 不断加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 1998 年, 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 西双版纳州勐海、勐腊、景洪三县市就确定为天保区域, 这是由于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热带雨林所及决定的, 我县也列为天然林保护区, 为认真实施好我县天保工程, 勐海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在州委、州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于 1998 年9月 10日, 全面停止了我县国有天然林采伐,采伐人员全部撤出了林区,企业职工进山护林,标志着我县天保工程正式启动,早于云南省政府 1998 年9月 25 日下发的《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停止金沙江流域和西双版纳州境内天然林采伐的布告》中规定的 10月1 日开始禁伐的期限,同时,启动了流沙河小流域治理工程和农村能源工程。通过全面实施绿化工程、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一系列工程措施,并加大了执法力度, 实施依法治林,推广森林保险制度,解决林农后顾之忧,基本杜绝了对山林的乱砍砍滥伐和无序开发, 1998 年— 200 6 年间, 全县天然林保护工程公益林建设计划任务为 807703. 5 亩,实际共完成公益林建设项目 亩,超额完成了国家下达的计划任务。其中人工造林面积为 亩;封山育林面积为 亩; 人工模拟飞播造林面积为 2601 2 亩;人工促进天然更新面积为 53556 亩;森林抚育面积为 亩。小流域治理 31k㎡(即巴拉寨小流域治理 8k ㎡、南板河流域治理 11k㎡、邦洛小流域治理 12k㎡) ,使上世纪 80 年代曾经遭到严重破坏的生态得到恢复。 2 、坚持不懈地开展大规模的植树造林,生态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多年来*** 县坚持不懈地开展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在认真实施好天保工程的基础上, 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力度, 充分利用荒山荒地大

调研课题-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问题探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