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肾壮督法治痿症一例
吴某,男,63岁,2010年3月7日初诊。
患者于2008年5月起大腿两侧麻木、烧灼感。10月行腰椎CT提示:L3-4椎间盘左后突出,L4-5椎间盘右后突出,仅行腰部推拿效果欠佳。2010年8月出现双上肢肌肉明显跳动,脱衣时发现双上肢肌肉明显萎缩。9月底患者行走无力,不能上楼梯,全身酸困,双上肢肌肉萎缩进行性加重;11月底患者已无法下蹲,双手不能拿筷子,脱衣费力。2011年1月就诊于某市综合医院,肌电图提示:“双侧胫骨前肌,骨间背侧肌等肌肉有神经源性改变”。经多方救治,病情危重,经人介绍来诊。
刻诊:全身肌肉萎缩,四肢无力,肌束震颤,呼吸气短,声低无力,食欲不振,饮水反呛,痰多无力咯出,寐差,排便乏力、3日1行、量少,畏寒肢冷;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神经系统:颅神经(-),肌张力、肌容积正常;肱二头肌腱、肱三头肌腱、桡反射、跟腱反射对称,膝腱反射亢进;双上肢肌力Ⅳ级,双下肢肌力Ⅴ级,痛温觉无减退;克氏征、布氏征阴性,霍夫曼征、巴彬斯基征阴性。
西医诊断:;。
中医诊断:痿症(肾督亏虚,筋脉失养)。
治疗原则:益肾壮督,温经散寒。
处方1:督脉(脊柱正中督脉,大椎至腰俞穴上)经穴。
处方2:百会,顶颞前斜线、顶颞后斜线、大抒、肺俞、心俞、隔俞、脾俞、肝俞、肾俞、次髎、肩髃、手三里、外关、合谷、环跳、伏兔、委中、足三里、三阴交、昆仑、申脉/双。
处方3:中脘、神阙、关元、气海,天枢/双。
治疗方法1:督脉经穴施平补平泻法,背俞穴施捻转之补法,合谷、足三里施温补法,其余穴常规刺法,留针1小时,10分钟捻转1次。
针毕督脉经穴施灸(药粉本科自拟:斑蝥30克,川乌10克,草乌10克,肉桂10克,甘遂10克,白芥子10克,延胡索10克,威灵仙10克,麻黄10克,羌活10克,当归10克,补骨脂10克,桑寄生10克,乌梢蛇10克。)四肢均隔药蒜灸,日1次。
治疗方法2:取四肢、背俞穴、特定穴8~12对,常规消毒,分别注射(鹿瓜多肽2毫升,雪莲注射液2毫升,加兰他敏1毫升,黄芪液2毫升,丹参液2毫升,维丁胶性钙1毫升混合液)~,TDP灯照射40分钟,隔日1次。
3月17日二诊:治疗10天后,自觉精神好转,四肢无力减轻,可自行活动(但上下楼梯需人搀扶),饮水呛咳减少,食欲增加,声音有力,偶有气怯,大便不畅,夜间自汗畏寒;双下肢肌力增加至Ⅴ级,双上下肢、背部肌束震颤减少。考虑患者气阳两虚,上述治疗方案不变,重灸百会、大椎、命门、足三里。并配合中药治疗。
组方:炙黄芪60克,防风10克,川芎10克,山茱萸6克,当归15克,肉桂10克,人参15克,五味子15克,茯苓30克,熟地15克,肉苁蓉10,浮小麦60克,白术18克,白芍30克,制附子6克,山楂10克。水煎服,日3次,1次200毫升。
4月20日三诊:经上方调整治疗4个疗程后,患者四肢肌力均达到Ⅴ级仅上肢肌力较弱,持物、吃饭、梳头等活动稍不佳,余症均
益肾壮督法治痿症一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