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工作36计
尽管全球化、网路革命,在过去二十五年,大幅提升人类的生产力。然而,也从此,「埋头苦干症候群」正以美国为首,向全世界白领阶级蔓延!这群「埋头苦干族」的面貌,跟过去截然不同。
埋头苦干症候群正蔓延
白领阶级工时变长、事做不完
去年十月,美国《商业周刊》(Business Week)就以「你工作如此卖命的真正原因」(The Real Reasons You're Working So Hard)为封面故事,探讨此一现象。不只美国,全球化的竞争,也迫使欧洲人抛弃较短工时的传统。○四年,德国每周工时超过四十小时的人口,从四百七十万 人增加到五百三十万人,法国劳工也有此趋势。
在台湾,根据主计处民国九十四年公布的「社会发展趋势调查」:二○.五%的人认为,自己总是或经常,无法完成每天预定想做的事情;一七.八%的人每天工作超过十小时;十五至四十四岁的人口中,三成以上自觉经常有时间压力。
无效率的沟通是病原体
近四成经理人每周至少浪费半天
为何科技工具增加,时间却不够用?
麦肯锡一份针对全球七千八百位经理人的调查点出关键:无效率的沟通(包括语音、电邮和会议)。这份报告指出:有近四○%的经理人,每周必须花半天到一天在没效率的沟通;二五%认为目前的沟通已超出他们所能管理的范围。
针对此点,麦肯锡企管顾问公司资深合伙人布莱恩(Lowell Bryan)指出:「能够处理更多复杂性的人才会是赢家。」换言之,驭繁为简,避免自己被工作消耗殆尽,是白领阶级拒当埋头苦干族的唯一心法。
运用五大聪明工作秘诀
学习驭繁为简,有效管理产能
其中,「管理产能,而非工时」是重要的概念,人们必须减少低价值的互动频率。以下是五个帮助你聪明工作的秘诀。
一、设定优先顺序:确立真正值得你花心力做的工作,想办法外包其他不重要的工作。
二、预留时间:不管在专业还是家庭生活,都要预留时间给无法预见的事件和讯息,太紧凑的行程会造成压力。此外,如果你不在工作与工作之间,预留时间,让自己转换心情,会把自己压垮。
三、运用科技,过滤资讯:透过各种电子产品,你总是可以被找到。但在周末关机又不是个好选择,可以用新科技来过滤你的电话和电子邮件。
四、将决策权下放:扩大中低阶经理人可以做出的决策范围,给自己思考事情的时间。加州智库未来学院总监沙佛(Paul Saffo)就说:「独处,在职场是奢侈的资源,有时你必须要远离一些,相信没有你,事情还是可以运作如常」。
五、补充创造力:跑马拉松、学习如何煮菜、听音乐等活动,可以提供休息和放松,让你补充创造力。
个案一:
管理时间》陈瑞聪 严守议程表
十八年前,陈瑞聪接下仁宝电脑总经理职务后,一路将仁宝带领到全球第二大笔记型电脑公司,并转投资手机厂华宝通讯、面板厂统宝光电与封测厂飞信半导体 等。如今,他掌舵的事业体合计年营收已将近四千亿元,拥有上万名员工。他堪称国内最忙碌的科技执行长之一,每周主持的会议近四十个,平均每月出国达八次。 以下为陈瑞聪自述:
我常戏称,我应该称作「开会长」,我每天唯一的工作就是开会,出差是为开会,应酬也是开会。每天早上八点到下午六点离开办公室前,全被会议给占满,最高纪录,我一天得开上十二个会议。
会议管理:建立开会标准作业流程,客户也要遵守
以我自己的经验来看,开会最常遇上的无效率情况有两类:第一种,原定的开会时间delay(延迟)。要知道,若是我前一个会议拖延半小时,等着我主持下 个会议的其他人就得空等半小时,若有十个人,就等于公司丧失掉至少半天的竞争力。第二种,会议结束,没能达成任何结论。没有结果意味着原地踏步,公司根本 不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
过去,我就常碰上这两种情况,后果是让我每天活在无止尽的会议梦魇里头。别人看我现在一个星期有将近四 十个会得主持,数量相当吓人,其实,我过去的会议次数,比现在还要多出许多。从五年前开始,我采取的做法是,要求将每个会议的议程表先定出来,议程表中必 须条列得一清二楚:这个会议必须讨论的议题有什么,每个议题要花多少分钟,必须做出什么结论。
过去我整天的行程表只有一张,现在我是每场会议都有一张议程表;过去,我每天的行程是以小时为单位,如今,我则是以分钟计。
聪明工作36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