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凤祥小学四上导学案.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1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凤祥小学“先学后导”模式教学导学案年级四科目科学编案人王红丽复备人课题热的传递课时 1课型授课时间教材分析热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并不陌生。本课主要引导学生在实验观察的基础上对热传递的现象提出质疑,直观的观察热传递的现象。尝试解决问题设计实验获得事实证据,掌握热是怎样传递的科学知识点。在探究中培养学生搜集事实证据的能力。本科力求根据学生的情况,在师生做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共同探究热是怎样传递的。学习目标 1、会做固体热传导的实验。 2、会做液体对流的实验。 3、能正确使用酒精灯。 4、知道热总是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 5、知道传导、对流、辐射是热的三种传递方式。 6、能解释生活中有关热传导现象重点认识热的三种传递形式难点正确使用酒精灯知识要点(知识技能方面的) 传导、对流、辐射教学准备教师铁架台金属条金属片酒精灯蜡烛火柴热水烧杯三脚架石棉网学生金属棒牙签凡士林蜡烛木屑导读单预习提示: 预习检测: 1、什么叫传导、对流、辐射? 2、在夏天的烈热下,为什么很多物体摸上去很烫?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教学内容教师行为期望学生行为修改或补充导入新课同学们,请同桌两人拉拉手,你感觉到了什么?这是怎么回事呢?对,这就是热的传递。那么热是怎么传递的呢?它在不同的物质当中传递的方式是不同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热在固体、液汇报: 2 体、气体中是如何传递的。演示实验研究固体的热传递方式 1 、提问:热在金属里是怎样传递的? 2 、教师先讲解示范正确使用酒精灯的方法, 然后让学生练习点、灭酒精灯。 3、做演示实验: 1、学生进行猜想并作出假设。 2、练习点、灭酒精灯。 3、观察金属是怎样传递热的。 4、汇报小结:热在固体中总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较低的地方,这种传热的方式称为“传导”。分组实验研究液体的传热方式 1 、通过研究,我们知道热在固体中是用传导的方式进行传递的, 那么在液体中,热又是怎样传递的呢? 2、教师介绍实验方法。小结:水受热后回发生流动,靠流动传递热的方式叫“对流”。空气也是靠对流传递热的。 1、说出自己的假设或是自己的看法 2、讨论:怎样才能发现水在传热? 3、学生实验并画图作记录。 4、汇报: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 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对流”认识热辐射: 1 、烈日下的物体为什么烫手?这些热来自哪里,是怎样传递给物体的呢? 2、学生讨论、交流。 3 、讲述:太阳的热传递到地面上来,显然不是我们已经认识的两种热传递方式。其实太阳及生产环境中的热源(如熔炉、火焰等) 均能产生大量的热,这样的热传递就辐射。 3 巩固应用 1 、出示教材中的热传递方式图,提问:在这张图中有哪些热传递的方式呢?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炉火到水壶(传导)壶中的水(对流)炉火到四周(辐射) 板书设计热的传递固体传导液体、气体对流不靠空气、水辐射训练单达标训练: 填空 1、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要( )。 2 、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 ) ,不要碰到容器的( )。 3、、要等温度计内的液柱( )时才能认读,并且要使()保持水平。 4、()、()、()是热的三种传递方式。 5 、热在( )中,总是从( )的地方传到( )的地方,这种传热的方式称为( )。 6 、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 ) ,这种传热方式称为( )。 7、不靠( )、()或( )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称为( )。 8 、在固体中,热的主要传递方式是( ) 。在气体和液体中,热主要是靠( ) 的方式传递的。拓展训练: 简答家庭用的太阳能热水器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它又是怎样把水变热的? 教学反思4 凤祥小学“先学后导”模式教学导学案年级四科目科学编案人王红丽复备人课题加热和冷却课时 1课型授课时间教材分析《加热与冷却》是在学习了热,热的传递的基础上所开展的新的一课。其中主要包括两个教学内容:即加热与冷却对物体形态的影响和对物体体积的影响。本课重点研究对体积的影响。即:热胀冷缩。最后结合生活实际,拓展应用,解释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到加热和冷却除了可以改变物体的形态外,也会改变物体的体积。 2、知道绝大多数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3、能用热胀冷缩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二)过程与方法: 1、能够设计实验,证明气体和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能够通过给铜球加热和冷却,认识固体的热胀冷缩。(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敢于大胆想象,勇于动手实践。 2、感受并体验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身边。 3、喜欢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改善生活。重点认识固体、气体、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理解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难点设计实验证明一些物体是否有热胀冷缩的

凤祥小学四上导学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zhqw8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7-0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