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季氏将伐颛臾
一、在同学们心中,孔子是怎样一个人?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
粪土之墙不可圬(wū)也!于予与何诛
(深责)?”
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
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听故事知人
教学目标:
1、借助对谈话内容、句式特点的理解来揣摩
人的心理、性情特点。
2、掌握孔子的治国策略和政治思想。
二、课文分析
整篇文章在人物的一问一答中展开, 对话中人物有思想有态度,就像辩论赛中的唇齿相争。
我们把他们的谈话分为三个回合。
现在先看第一回合:
第一回合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 恭敬地 、含糊其辞地、悄悄地 )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明确:选“含糊其辞地”。因为他们不
是直截了当地说“季氏将伐颛臾”,而是说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故意把“伐”字轻
描淡写地说成“有事”,是想试探一下孔子,
表现了冉有等赞成此事但又略觉不妥的矛盾
心理,人物心理得到更好的展示。
1、冉有、季路在向孔子报告这件事之时,
两人是怎样的心理,在他们说的话前加上
三组词:恭敬地、含糊其辞地、悄悄地,你
会选哪个,为什么?
三个反对攻打的理由:
颛臾为先王封过,在鲁国一向有名正言顺的政治地位,不可伐
颛臾的地理位置本就在鲁国境内,对鲁国一向不构成威胁,不必伐
同为社稷之臣,颛臾素来谨守君臣关系,不应伐
问题2:从第一回合师生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和弟子的哪些思想见解和个性?
明确:由孔子对这事的态度,可看出孔子反对战争,反对强行霸道的政治主张。同时可看出弟子们不够实诚。
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
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故善战者服上刑。
由孔子对这些事的态度,可看出孔子反对
战争,反对强行霸道的政治主张。
补充资料,展示孔子的思想
季氏将伐颛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