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国际汽贸集聚中心规划设计运营方案
引言
丹阳国际汽贸集聚中心的市场项目的规划、设计、市场研究,是件需 要用聪慧、激情、制造力和严谨工作作风认真对待的情况。那个项目是在 汽车市场与房地产市场进入低迷状态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这种与生俱 来的复杂性和变数,更彰显出其具有挑战性的魅力。
如何从种种困难与矛盾中找出正解,解决变数及不确定的风险? 如何将如此庞大而复杂的推广体系理顺、理清,同时富有执行性? 如何构架一个从战略到战术到战争一气呵成,打动市场?
如何建立一个战略进展体系及战略性进展平台,实现项目高中低多种 推广平台的立体推广体系?
所有这些,都必须在对市场进行潜心研究、科学把握、慎密分析后, 由各方面专业人士担纲规划、设计、谋略、策划,并从市场定位、客户细 分、广告宣传、形象包装、招商策略等方面工作展开,并需严谨地执行。
名目
一、丹阳市概况
二、丹阳市经济环境
三、丹阳市政策环境
四、汽车市场状况描述
五、汽车项目研究
六、项目可类比市场初步调查、分析
七、项目 SWOT 分析
八、项目最大价值的挖掘
九、项目目标客户群锁定及分析
十、项目开发、规划主题
十一、项目策略建议
十二、项目推广建议
十三、项目投资竞争要素分析
集聚优势 升级市场
——国际汽贸集聚中心规划设计运营方案
丹阳市概况
丹阳市位于江苏省南部,是苏南较发达县(市)之一。市域面积 1059
平方公里,总人口 100 万,其中户籍人口 。县域经济差不多竞争力
在全国百强县(市)中位列第18位,在全省十强县(市)中位列第 8位
2006年全市GDP突破300亿元,人均4783美元;财政总收入
便快捷,长江、京杭大运河使丹阳成为千年交通要道和商贸集散中心,京
沪铁路、沪宁高速公路、312国道、常州奔牛机场和立即建设的京沪高速铁
路、沪宁城际轻轨更凸现了丹阳的立体交通优势
丹阳经济基础厚实,产业特色鲜亮,有着广泛良好的工贸合作空间。
视光学、五金工具、木业加工、汽车零部件、彩印包装五大特色产业,规 模较大,档次较高,是亚洲最大的铝箔、眼镜、高速工具钢、钻头、锯片、 木业生产基地;精细化工、新型
建材、通讯信息、医药器械等新兴产业
迅速崛起。中国眼镜城、中国汽配城、
华东灯具城等专业市场全国闻名,全国
唯独的国家级眼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
心落户我市。丹阳以 6 个“中国驰名商
标” 、 10 个“中国名牌”和 25 个“江
苏名牌”总数在全省的县级市中名列前茅,制造了一个专门的“丹阳
名牌现象” 。优化结构、科技创新、招商引智、品牌战略、资本运作正催生
众多企业千帆竞发,打造航母。
二、丹阳市经济环境
1、经济进展状况:
丹阳近两年来国民经济逞现强劲的进展势头,县域经济差不多竞争力
在全国百强县(市)中位列第 18 位,在全省十强县(市)中位列第 8 位。
2006年全市 GDP 突破 300亿元,人均 4783美元;财政总收入 。
我市经济的快速进展要紧得益于工业经济的强力支撑。改革开放以来,
我市工业经济快速进展。 我市现有工业企业近 5000家, 2006年实现销售收
入 ,增长 %,利税 40亿元,增长 36%,工业增加值
亿元,可比增长 %,其中规模以上实现销售收入 ,增长 29.
1%,利税 40 亿元,增长 36%,工业增加值 ,可比增长 %。
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 88155 万美元,增长 %,其中出口 72277万美元,
增长 %。全年新批外资项目 83个,实际利用外资 16680万美元,增长
%。 完成工业性投资 74亿元, 增长 %, 其中规模以上完成 57亿元,
增长 %。全市现有国家级名牌产品 6个,上市企业 3家。
2、经济进展任务 :
走新型化工业化道路,将丹阳国际汽贸集聚中心育成支柱产业。抓好
丹阳市及开发区和工业园建设者,充分利用市场手段吸引投资。加大投资
规模、改善投资环境,高起点、高标准加快都市建设步伐,加快都市道路
建设和经济开发区建设。在扩大消费方面,促进消费升级,要实施更加有
利于扩大住房、汽车、教育和旅行等热点消费政策。
3、经济环境综述:
丹阳的经济近几年正处于快速增长时期,其速度列江苏各都市前列,
将汽车市场及零配件的生产加工列为该市的支柱产业加以大力扶持。
丹阳为促进地点经济的加快进展,加大固定资产的投入,改善投资环
境,出台了一系列主动利好的招商引资政策,取得了较好成效。
去年以来,国家
丹阳国际汽贸集聚中心规划设计运营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