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暴露后处置规范目录一、狂犬病简介二、狂犬病规范化处置——伤口处理三、狂犬病规范化处置——狂犬疫苗接种四、狂犬病规范化处置——人免疫球蛋白的应用五、结语:规范操作、降低风险、保护生命狂犬病简介第1部分狂犬病病毒广泛分布于全世界?狂犬病是历史悠久、世界范围流行的、人畜共患、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疾病,其最受人关注之点为疾病本身超常的严重性。“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疾病,从其痛苦与死亡率能与狂犬病比拟”?人患狂犬病通常是以患病动物咬伤方式传给人体而受到感染,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恐光、焦虑不安、咽肌痉挛和进行性瘫痪。我国民间俗称: “恐水症”狂犬病简介 2007 年9月 28 日是世界第一个狂犬病日( World Rabies Day ) 在国际狂犬病控制联盟的倡议下, 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及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同发起,并迅速得到全球不同国家的积极响应。以后每年的 9月 28 日成为世界狂犬病日世界狂犬病日历年宣传主题 2007 年:共同努力,让狂犬病成为历史 2008 年:挽救儿童 2009 年:动员全社会,共同关注狂犬病 2010 年:继续努力,使狂犬病成为历史 2011 年:共同行动,使狂犬病成为历史 2012 年:共同努力,使狂犬病成为历史狂犬病简介狂犬病俗称“疯狗病”狂犬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疾病(由动物传播到人类的疾病),由一种病毒引起。狂犬病感染家畜和野生动物, 然后经过与传染性物质(通常是唾液)密切接触,通过咬伤或抓伤传播至人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 临床表现以恐水、畏光、吞咽困难、狂躁等为主要特征是迄今为止人类唯一病死率高达 100% 的急性传染病《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狂犬病列为乙类传染病狂犬病简介所有的温血动物都可携带狂犬病毒: 所有的温血动物都可携带狂犬病毒: 狂犬病简介病犬吸血蝙蝠野生动物狐狸、狼、臭鼬、浣熊狂犬病病毒对热、紫外线、日光、干燥的抵抗力弱,加温 50℃1小时、 60℃5分钟即死,也易被强酸、强碱、甲醛、碘、乙酸、乙醚、肥皂水及离子型和非离子型去污剂灭活。于4℃干燥环境可保存一周,如置 50% 苷油中于室温下可保持活性 1周狂犬病病毒属厌氧型病毒,在缺氧环境中更适合繁殖增量,对神经系统(脊髓和脑)有强大亲和力,病毒沿周围神经的轴索浆向中枢神经作向心性扩散,其速度约每小时 3mm 。到达脊髓的背根神经节后,病毒即在其内大量繁殖,然后侵入脊髓很快到达脑部,主要侵犯脑干和小脑等处的神经元狂犬病病毒的理化特性狂犬病简介狂犬病简介通过神经进入分泌腺体: 在唾液中排出病毒进入大脑细胞引起全脑炎在神经系统中向心性移动通过肌肉周围神经末梢进入神经系统病毒在伤口周围肌肉细胞中复制增值被动物咬伤而感染病毒狂犬病致病机理传染源发展中国家主要传染源是病犬,由病犬传播者约占 80~90% , 其次为猫和狼。?发达国家野生动物如狐狸、食血蝙蝠、臭鼬和浣熊等逐渐成为重要传染源。潜伏期- 潜伏期通常为 1至3个月,短则不到一周,长则一年以上。- 1 月内发病 71% - 3 月内发病 87% 狂犬病简介
狂犬病暴露后处置1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