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碱合成的新进展?概述?分布?分类?应用?海洋生物碱:河豚毒素?展望概述?生物碱( alkaloid )旧称植物碱,一般指植物中的含氮有机化合物(蛋白质、肽、氨基酸及维生素 B1 除外)。现在,人们从海洋生物、微生物、真菌及昆虫的代谢物中也发现了很多含氮化合物, 有时也称之为生物碱。因此,广义上生物界所有含氮有机化合物都可称为生物碱。分布?生物碱在植物中的分布较广,其中双子叶植物类的豆科( Leguminosae )、茄科( Solanaceae )、放己科( Manispermaceae )、罂粟科( Papaveraceae )等科属含生物碱较多。生物碱在植物中的含量高低不一,如金鸡纳树皮中含生物碱高达 3% 以上,而长春花中的长春新碱含量仅为 % ,一般含量在 % 以上就算比较高了。由于同一植物中的生物碱往往来自于同一个前体,因此它们的结构也往往类似,同科同属中的生物碱也大多属于同一结构类型。分类?按照生物碱的基本结构,已可分为 60 类左右。下面介绍一些主要类型:有机胺类(麻黄碱)、吡咯烷类(野百合碱)、吡啶类(槟榔碱)、异喹啉类(小檗碱、吗啡)、吲哚类(利血平)、咪唑类(毛果芸香碱)、喹唑酮类(常山碱)、嘌呤类(咖啡碱、茶碱)、甾体类(茄碱)、二萜类(乌头碱、)、其它类(雷公藤碱)。应用?生物碱大多具有生物活性,往往是很多药用植物,包括许多中草药的有效成分。?生物碱大多具有复杂的化学结构,能与酸结合成盐而溶于水,容易被体内吸收。目前已报道并搞清楚化学结构的生物碱已达 4000 多种,并以每年约上百个的速度递增。河豚毒素(Tetrodoxin) ?河豚毒素(Tetrodoxin , 1)是豚毒鱼类及其它生物体内含有的一种毒性极强的氨基全氢化喹唑啉生物碱,目前广泛地用于生理学和药理学研究,并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河豚毒素在医疗上可以用于治疗癌症。"新生油"是从河豚肝脏中提取的抗癌药物。用于治疗鼻咽癌、食道癌、胃癌、结肠癌, 疗效很好。?河豚毒素可以用于镇痛。对癌症疼痛、外科手术后的疼痛、内科胃溃疡引起的疼痛,河豚毒素制剂均有良好的止痛作用。使用河豚素的好处是用量极少(只需 3微克),止痛时间长,又没有成瘾性。特别是穴位注射,作用快、效果明显,可以作为成瘾性镇痛药吗啡和杜冷丁的良好替代品。?河豚毒素对细菌有强烈杀伤作用。从河豚精巢提取的毒素,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霍乱弧菌均有抑制作用,而且可以防治流感。
生物碱合成的新进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