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千克和克的认识》教学设计.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
《千克和克的认识》教学设计
十七小学 张翠华
教学目标:
结合生活情境,感知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克有多重,理解“1千克=1000克”,学会简单的换算。
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千克和克有关的简单问题,体验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结合操作过程,养成热情参与、认真倾听、积极思考的习惯,培养团队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使学生建立1千克和1克的质量观念,能估计一些物品的质量。
教具与学具:
多媒体课件,台秤,天平,棉花、钉子等五包分别重1千克的物品,5个200克的苹果,1千克多的鸡蛋,500克的精盐,每组各一份:1角硬币、乒乓球、花生米、黄豆等及学生自购物品。
创设情境,感知轻重
汇报交流:
师:同学们,昨天老师让你们和家长一起去购物了,谁能说说你买了什么,质量是多少呢?
汇报、交流课前购买的物品的质量,引出千克和克。
1包火腿肠有500克、一根火腿肠有50克、一包薯片250克、一包饼干500克、1袋面包1千克、1大袋洗衣粉2千克……
昨天跟妈妈买了1斤瓜子、1个萝卜3斤2两……然后教师提问:刚才交流的过程中都用了那些质量单位呢?然后教师说明像斤、两、千克、克都是我们常用的质量单位,可是你们知道国际通用的质量单位是什么吗?(学生回答或教师自答)从而引出千克和克,板书课题(这样,从实际生活引出新知,又与生活知识紧密联系,使学生与生活紧密结合。)
2
感知轻重:
掂一掂所带物品(座位相邻的同学可以互相交换),感知不同的物品轻重不同。
引出课题:
出示4包不带标示的、质量分别是1千克的棉花、钉子、瓜子、花生等物品,请学生猜一猜,哪个轻哪个重?然后再掂一掂进一步体验物体的轻重,并进行交流。(学生可能猜时认为大包的重,掂时认为小包的沉。学生争辩之后引出要称一称。体会称量的必要性)。
实践体验,建立概念
(一)认识常用的秤
看一看、说一说:
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不同的秤(杆秤、台秤、电子秤、天平、弹簧秤、体重秤等),学生交流秤的名称及台秤使用方法。
(二)认识千克、建立1千克的质量观念
称一称、比一比、看一看(感知千克)
学生分组活动(每组1包),分别秤出前面摆放的4包物品的质量都是1千克,然后再掂一掂、比一比、看一看,发现问题:同是1千克,一样轻重,为什么有多有少呢?(学生初步感觉到堆大的东西不一定重,堆小的东西不一定轻)使学生建立1千克的质量观念的同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做出简单的回答。
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建立1千克的质量观念)
4
称一称质量是1千克的物品,然后小组选一种老师提供的物品先估,再动手称一称,看谁的估测最准确,建立1千克的质量观念。
(三)认识克、建立1克的质量观念

你们能称出1颗大枣的质量吗?尝试测量后发现,这么小的物品放到台秤上以后,台秤的指针几乎不动。从而引出选择新的测量工具和计量单位。
、说一说
媒体演示说明天平的主要结构及简单的使用方法。(如果学生有的了解,就请学生先说)
、掂一掂(感知克)各组分别秤出一颗花生的质量是多少,会发现各组结果不同,问:为什么?(因为大小不同)然后掂一掂感受3克或者4克有多重。
、称一称、找一找(建立1克的质

《千克和克的认识》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tmm958758
  • 文件大小33 KB
  • 时间2021-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