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时 锐角和钝角
教学内容
第41页的例5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 让学生能在认识直角的基础上辨认锐角和钝角,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
2、 在认识角的数学活动中,初步了解三种角的大小,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
经历观察、比较、操作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能力,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重点、难点:
重点:会辨认直角、锐角、钝角。
突破方法:通过实践活动,用亲身感受的方法来实践。
难点:能正确区分锐角、直角和钝角的特征。
突破方法:实际操作方法。
教学准备:直尺、三角尺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启发导入
1、 出示游乐场图片,谈话激趣
2、 观察图片,并与同桌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 学生汇报引入“角”。
4、 (点击,实物去掉,只剩角)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你都知道哪些有关角的知识?(直角、画角、做角、找角)
二、主动探索,获得新知
1、请小朋友画一个你喜欢的角
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就地取材。(学生画、师巡视,把学生画的不同形状、大小的角贴在黑板上)
2、这么多的角娃娃在黑板上可真有点乱,你们能把它们分分类吗?
合作交流
四人小组讨论: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3、 汇报,说明分的理由
4、 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分类验证、渗透方法
(1) 验证直角
师:我们怎样来验证这些角是不是直角呢?(肉眼直接能看出的就直接判断,如模棱两可的就用三角尺德尔直角比一比)
(2) 验证其他两类角
师:你还能用这种方法来验证其他的角吗?
(3)给角取名
师1:你能给比直角小的角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吗?
在很久以前数学家就给它们起了一个名字,叫锐角。(板书)
第三课时锐角和钝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