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 36 卷 第 6 期
双 月 刊 2020 年 11 月出版
制 度 变 迁 、 认 知 偏 差 与 农 户 耕 地 利 用 行 为
郭 珍
(东北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摘 要:农户是耕地资源的直接使用者,他们的耕地利用行为决定耕地保护绩效的高低。 农户耕地利用
行为受农户认知水平的控制,制度则通过增强或改变农户认知水平作用于农户耕地利用行为。 受自动思维、
社会思维、心智模型思维的支配,农户在耕地认知上容易出现偏差,而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增强了农户对耕地
短期经济价值的认知,在内部变量及外部变量的共同影响下,农户采取破坏耕地资源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行
为。 虽然耕地保护制度通过明确禁止农户的某些耕地利用行为或通过经济补偿等政策工具引导农户产生有
利于耕地资源系统的行为,但还需从提高农户认知水平的角度,综合运用多样化的耕地保护政策工具,以激
发农户耕地保护的内在动力。
关键词:思维方式;认知偏差;制度变迁;耕地利用行为;耕地保护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359(2020)06-0092-07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重要基础,解决好 14 亿人 对国家粮食安全产生严重冲击。那么,如何才能约
口的吃饭问题,必须守住耕地这个根基。我国耕地 束农户不利于耕地资源安全的行为,引导其产生
资源十分紧缺,为加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 有利于耕地资源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行为呢?回答
一体”保护,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 这一问题,首先要揭示农户耕地利用决策行为机
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等多 理。鉴于此,本文将构建 TAM 扩展框架,研究农户
部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严格耕地保护的 自身认知水平及外部变量对农户耕地利用行为的
政策措施。农户是耕地资源的直接使用者,其耕地 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 Z 村案例分析农户既有认
利用行为决定耕地保护绩效的高低,因而,确保粮 知驱动下的耕地利用行为及其对耕地资源系统的
食安全,需激发农户耕地保护的内在动力,引导农 影响,为引导农户产生有利于耕地资源系统可持
户产生有利于耕地资源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行为。
制度变迁、认知偏差与农户耕地利用行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