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近代诗人鲁迅的诗词《莲蓬人》.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近代诗人鲁迅的诗词《莲蓬人》.doc第1页 /总页数 5 页
近代诗人鲁迅的诗词《莲蓬人》
《莲蓬人》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00年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将莲蓬拟人化来描写,借赞美莲蓬净植于秋寒之中,表达了诗人高洁的情操。下面就和***一起来了解下近代诗人鲁迅的诗词《莲蓬人》,欢迎阅读!
 《莲蓬人》
芰裳荇带处仙乡,风定犹闻碧玉香。
鹭影不来秋瑟瑟,苇花伴宿露瀼瀼。
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
好向濂溪称净植,莫随残叶堕寒塘。
注释
莲蓬:又名莲房,是荷花谢后所结的果。因其挺生水际,飘逸高雅,风姿绰约,清香四溢,亭亭玉立如少女,故誉之为“莲蓬人”。
芰(jì):即菱,水生植物。裳:作衣裳,名词动用。芰裳,以菱叶为衣裙。语出屈原《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荇(xìng):即荇菜,也是水生植物,带:作带子,亦为名词动用,意即以荇茎为带子。
第2页 /总页数 5 页
“风定”句:语出陆游《双清堂夜赋》:“人静鱼自若,风定荷更香。”风定:即风停。碧玉:青颜色的玉石,指莲蓬润绿而有光泽,如同美玉。
鹭(lù):鹭鸶,水鸟名,常栖水边。瑟瑟:秋风声,喻秋意萧瑟。
苇:芦苇。瀼瀼(ráng):露水很浓的样子。如《诗·郑风·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瀼瀼”。
腻粉:旧时女子化妆的用品。呈:显示。风骨:指正直者的不同于世俗的高尚品格和风采骨气。
褪却:即脱去。“红衣”与“淡妆”都是妇女的装束,前者喻浓艳华丽的装饰,后者喻淡雅纯朴的风姿。
濂(lián)溪: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的别号:周一生酷爱莲花,并著有《爱莲说》名篇。称:称道,告慰。净植,即洁净地挺立着。
残叶:深秋时残败的荷叶。寒塘:指秋时残叶沉没,冰冷污*的荷塘。
扩展阅读:《莲蓬人》的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1900年秋,是作者鲁迅赠与弟弟们的一首诗,最早发现于周作人日记辛丑年附录。署名戛剑生。鲁迅逝世后,收录在《鲁迅全集》第八卷《集外集拾遗补编》中。
第4页 /总页数 5 页
1900年秋,鲁迅正在南京矿路学堂念书。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正是中国历大动荡的时代。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疯狂侵略和激烈争夺,中国封建社会迅速崩溃;沦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境地。清王朝昏庸腐败,出卖民族利益,和帝国主义勾结起来镇压国内人民的反抗斗争,使得阶级斗争激化,民族危机加深。鲁迅于1898年离开绍兴故乡,到南京求学。两年中,他目睹帝国主义列强横行中国。清王朝腐败无能。统治阶级大小官僚骄奢*逸,人民生活动荡不安;同时又经历了戊戍变法及义和团运动等重大事件。这首诗正是借对莲蓬人的赞颂,来表明他决不和恶势力妥协,立志作一个高尚的人。
这是一首借物寓情、托物言志的诗作。作者通过对莲蓬人“芰衣荇带”的外貌装束,“风定犹香’的内在神韵,却红衣、学淡妆的绰约风姿,亭亭净植的正直风骨的叙写,描绘了一幅栩栩如生的莲蓬人的画像,赞美了莲蓬人“出污泥而不染”的高尚节操和迎着秋风净植荷塘的抗争品格。作者正是假借莲蓬淡雅绝尘的特征,寄托和体现自己对奴颜媚骨的鄙视,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更体现了作者敢于与世俗抗争的精神。因此,

近代诗人鲁迅的诗词《莲蓬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yx110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1-10-2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