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之路——浙东文化大花园情记
展开全文
唐诗之路自然是文化之路、人文之路、文明之路。因为她地处中国大东海文化中的核心,是与地中海文化、加勒比海文化,构成世界三大文化。然而惟以古越国绍兴为中心的文化圈,自古至今于文脉传承、文化精英、哲学源流能代代相传、世世相和、年年相厚。这是源远流长的深厚文化与精英辈出而相美、相持。中华文化是这个世界唯一文化文脉不断、文厚旷达的世界文明。地处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的浙东唐诗之路,是最具代表性与典范性的文化高地。乃是人文地理、物华天宝、人民康乐、文化延绵的幸福大花园。
作者郑竹三先生
由是唐诗之路中,具有中国哲学之源流大宗的儒、释、道文化,在唐诗之路的地域中最具有内涵、最具有景风、最具有思想,是为中华文史哲的标杆与价值集现。
一.婺学里儒学“至善之境”之思想具有当代启示价值和现实意义
以我的经历与体验,素知唐诗之路的“越、衢、婺、温、明、處、台”七州中,有着宏约深美的儒学文化,宋时婺州便有范浚及吕祖谦等大儒所开创“婺学”,时为浙东学派先声之一,那经世致用的学术致今在中华大地在起到“修己以安百姓”至“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为内圣修身之本,而以齐家、治天下为外王济世之功。”“内外相济,然后乃得止乎至善之境”的哲学思想。而今在从严治党与反腐政绩、弘扬民族正气达到历史的高峰。这个“至善之境”可谓源远流长,而如春风大雅的在祖国大地上,风雅颂地发祥。於是浙东大地,秉承“范浚之学,盖直宗遗经,本乎治心养气,以阐发道德性理,而以大中之道贯乎其间,进而探讨国是民生大计,以期成就圣王济世安民之功业。”哲理大业流传至今,正可谓为“婺学”金华学派发扬光大,而具有重大的当代现实意义。
正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二.“教观总持”的真实意义和释家普世博爱的时代大象
我几十年於唐诗之路的采风性往返,记忆最为深刻的便是天台的国清寺万维。究其因乃是智者大师创“天台宗”佛学思想的“教观总持”之深刻思想,深深地印吾心中。那治人、治学、治理之道的教义神采,当是人类文化的瑰宝。
佛教汉传八大宗派最早建立的天台宗,是按照中国人的思维,结合儒道文化,融合佛学而成。“教观总持”的“教”就是教理,佛教以音声说法,相似学校里老师给学生上课。“观”就是观行,通过意识、认知、观察自己身心行为,得到智慧,即修行。这种融合儒道的佛学哲理之教育,其文化是契合中国人的生存哲学的。因为儒唱清,做人清澈见底;道唱情,我与万物同在;释唱性,明心见性。天台宗将三者和融之。“教”其包含着人的善(良)、人的清(白)、人的(品)性(道德高尚)。
唐诗之路——浙东文化大花园情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