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语文计划总结《观潮》教学反思.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语文计划总结—《观潮》教学反思
  《观潮》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散文,文章语言优美,词语丰富,句子变化参差有致,特别是“潮来时”一段,把钱塘江潮描绘的有声有色,读来令人如身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与文本融为一体,感受大自然的绚丽奇特的景观,我在教学设计中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活动:
  活动一是抓住文眼,整体感知
  助学提示:
  1、快速默读课文,读准生字词。
  2、边读边考虑: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课文围绕哪个字来写的?按照什么顺序写?
  抓住文章重点,围绕“观”(观:奇迹)这个中心词,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思路,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填一填:
  今天,我去海宁观潮,潮来之前,江面上(  )。可潮来时,却一浪一浪(  ),一浪一浪(  )。潮水声犹如(  ),海堤上尽管(  ),但竟听不出他们在说些什么。慢慢地,潮过去了,消失在(  )的地点。
  这道题通过精心预备的,它既不是课文内容的简单重复,又能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表达了当堂达标。
  活动二是品文析句,体会宏伟、壮观
  助学提示:
  1、找出你认为最能表达潮水宏伟、壮观的词句,用“—”划出来。小组讨论,再填表。
  2、作者抓住了什么来表达钱塘江大潮的宏伟、壮观?说说作者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如此写好在哪里?
  做一做:
  出示表格:填出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所看到的和听到的景物。
  同学们兴致勃勃地通过读、划、议、填,明白了“水天一线的地点出现了一条白线”、“白色城墙”、“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这些词语是抓住潮来时的形状特点。在观看插图之后,再回到文中细细品评,学生沉醉在有声有色的情境中。从潮水越来越近,潮头越来越高,声势越来越猛的景象中,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妙,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使学生遭到了潜移默化的美的陶冶。
  活动三是以文为本,指导写作方法。
  教完作者的观察顺序及从哪些方

语文计划总结《观潮》教学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axdoer
  • 文件大小13 KB
  • 时间2021-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