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子与河流》公开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滔、涯、妇”等8个生字,理解文中相关词语的意思。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分角色朗读。
,准确了解文中池子、河流在生活中所对应的形象,同时明白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的道理。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了解并能正确评价池子与河流各自不同的观点。
教学难点: 真正理解诗歌最后一小节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师: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几张图片,想和同学们一起来猜一猜这些图片分别来自哪些故事?想猜吗?(出示PPT,生齐说)
师:看来猜一猜是难不倒大家了,那有谁发现这些故事都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生:都是寓言故事。)师:寓言故事就是通过一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物。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外国寓言《池子与河流》,小手拿出来,跟着老师一起书空课题。生齐读课题。
初读课文
俄国作家克雷洛夫想通过这篇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这就是今天这节课要通过我们自己学习来弄明白的,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完成自读要求。出示PPT。
这些生字词你会读了吗?出示加拼音词语,指生读,正音。再出示去拼音词语,先自由练读,再指生当小老师领读,单独区分“尊”与“遵”。(这两个字长得很像,谁会区分)
课文读了,生字词也解决了,那这篇寓言和我们之前学习的几篇寓言故事有什么不同?(寓言诗,标出小节数)那课文的主人公是谁,主要写了什么?出示PPT。指生回答,师板书:池子 河流
师:从哪到哪写了他们的对话?生答。(1-8小节)
师:观察他们的对话,看看引号和我们平时用的有什么不同?指生答。
师:这就叫做连续引用,当几个连续小节都是同一人说的话时只需在每个小节开头加上“前引号”,而后引号只需在说完话之后加上一个后引号。咱们看看第1-6小节是池子说话的内容,只用了一个后引号;第7-8小节是河流说的话,所以也是用了一个后引号。这就是连续引用的特点。
再读课文
那这个寓言故事究竟想告诉我们什么呢?出示课文“阅读提示”。生自读课文,讨论找关键词。
师巡导指生板书关键词。(强调把字写认真)
师:同学们的关键词可找了不少,同学们读读
8 池子与河流5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