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磷化工-----我国磷化工的发展方向
摘要:在分析国内外磷化工发展动向的基础上,提出发展我国磷化工的思路,遵循科学的发展观重视磷化工与其他行业配合发展;重视精细磷化工的发展;重视引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磷化工产业以提高磷化工行业总体水平。
世界磷化工格局的变化
近十年来世界磷化工的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从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布局调整,产品结构调整到技术水平的提升和产品应用面的扩大等都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向着国际化,大型化,精细化,专用化方向前迈了一大步。国外一些生产磷酸盐的公司为增强竞争力而兼并重组为更大的公司;为保护资源, 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和提高效益转而减小和放弃磷化工基础产品的生产;把一些粗放型的磷化工产品市场让出给发展中国家;致力于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精细和专用磷化工产品的生产。例如电热法黄磷的生产大大的压缩或停产, 见表1。
表1 1985—2001年世界黄磷生产能力的变化[1] 万吨
国别
1985 1989 1994 1997 2001
美国
哈萨克斯坦
西欧
俄罗斯
印度
加拿大
日本
南非
34 27
36 20 20
15
1 1
9 0 0 0
0 0 0 0
0 0 0
墨西哥
中国
1 0 0 0 0
10 20 30 40 80
俄罗斯于2003年宣布不再生产黄磷, 我国2004年黄磷生产能力将达120万吨. 外国公司减少或放弃黄磷生产目的是更加强磷精细化工产品的开发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保持其在行业中的技术优势,同时还加强产品的应用研究,特别是指定产品和专用型产品的研究以占领更大、更新的市场,加快国外市场的扩张。
世界磷化工产品的需求增长趋势也体现出精细磷化工产品需求增长,初级磷化工产品需求下降。见表2。
表2 2001—2006世界主要地区磷化物年需求增长率[1]
美国
西欧
日本
热法磷酸
三氯化磷
五硫化二磷
五氧化二磷
次磷酸钠
其他
--
--
--
从上表看出:现今磷化工的中间产品产量多已满足市场需求量, 其精细化工产品和深加工产品则有较大增长. 近年来国外各化工公司都在扩大精细化学品的投资或把经营向专用/精细化学品转移。西方公司在加强自身精细与专用化学品生产的同时也把注意力和投资转向中国。生产专用化学品成功的关键是集中、服务、对市场的快速反应。
外国公司除调整自身的业务外还看好中国的市场,由于精细与专用化学品的利润率大大高于其他化学品,中国又有广阔的精细与专用化学品市场,继续加快把资金和技术转向中国。在中国成立销售公司和技术中心。如罗地亚,巴斯夫,德固萨,R&H,Ciba公司等。
东南亚地区最近在日本、西方一些精细和专用化学品公司的支持下也在侧重发展精细与专用化学品业务。
据美国化学理事会(ACC)的预测, 全球化工行业在经过了三年多的下滑之后,在2004年将迎来企盼已久的春天. —2008年医药化学品、电子化学品其他特种精细化学品、粘合剂、密封剂的增长速度最高, 大宗化学品、中间品以及无机化学品的增长速度最低. %或更低. 在这种形势下全球大型化工企业都把投资转向中国和增大R&D费用, 以期抢占未来的市场。
二、我国磷化工产业的基本情况:
目前我国磷化工企业总数在500家以上(不计磷肥,含磷农药
企业,含部份磷化物及有机磷产品企业),磷化工产品生产能力在700万吨/年以上,年产量约400多万吨。生产品种80多个,100多个规格型号。。从产能和产量上看我国已是列为世界第二的磷酸盐大国, 个别产品能力和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我国还不是磷化工的强国, 许多精细磷化工产品、专用磷化工产品与国外相比还差距10年以上。高科技磷化工产品还是空白,行业的总体科技水平与国外相比还相差10—20年。由于我国有相对丰富的磷矿资源,水电资源给我国发展以黄磷为基础的精细磷化工创造了较好的条件。在未来几年中世界磷化工格局将发生变化,重心将向中国转移。全世界现有黄磷生产能力约150多万吨,中国就占75%, 而云、贵、川、鄂四省黄磷产量之和2003年已超过全国黄磷总产量的90%。未来3-5年四省黄磷产量将会占到世界黄磷产量的75%以上。这是我国发展磷精细化工的基础和优势, 是在
精细磷化工--我国磷化工发展的方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