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ch2 电磁波普与地物波普特征.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二章电磁波普与地物波普特征第一节电磁波与电磁波谱 电磁波与电磁波谱 1 .电磁波一个简单的偶极振子的电路,电流在导线中往复震荡,两端出现正负交替的等量异种电荷, 类似电视台的天线, 不断向外辐射能量, 同时在电路中不断的补充能量, 以维持偶极振子的稳定振荡。当电磁振荡进入空间,变化的磁场激发了涡旋电场,变化的电场又激发了涡旋磁场,使电磁振荡在空间传播,这就是电磁波。 2 .电磁辐射电磁场在空间的直接传播称为电磁辐射。 1887 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由两个带电小球的火花放电实验, 证实了电磁场在空间的直接传播, 验证了电磁辐射的存在。装载在遥感平台上的遥感器系统, 接收来自地表、地球大气物质的电磁辐射, 经过成像仪器, 形成遥感影象。 3 .电磁波谱γ射线、 X 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和无线电波(微波、短波、中波、长波和超长波等)在真空中按照波长或频率递增或递减顺序排列,构成了电磁波谱。目前遥感技术中通常采用的电磁波位于可见光、红外和微波波谱区间。可见光区间辐射源于原子、分子中的外层电子跃迁。红外辐射则产生于分子的振动和转动能级跃迁。无线电波是由电容、电感组成的振荡回路产生电磁辐射, 通过偶极子天线向空间发射。微波由于振荡频率较高, 用谐振腔及波导管激励与传输, 通过微波天线向空间发射。由于它们的波长或频率不同, 不同电磁波又表现出各自的特性和特点。可见光、红外和微波遥感, 就是利用不同电磁波的特性。电磁波与地物相互作用特点与过程, 是遥感成像机理探讨的主要内容。 4 .电磁辐射的性质电磁辐射在传播过程中具有波动性和量子性两重特性。 电磁辐射的传播电磁辐射通过不同的介质时,其强度、波长、相位、传播方向和偏振面等将发生变化, 这些变化可能是单一的, 也可能是复合的。电磁波可以采用频率、相位、能量、极化等物理参数来描述。电磁波在传播中遵循波的反射, 折射, 衍射, 干涉, 吸收, 散射等传播规律。 电磁辐射的测量与度量单位遥感信息是从遥感器定量记录的地表物体电磁辐射数据中提取的。为了测量从目标地物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的能量,这里介绍两种电磁辐射的测量方式和度量单位: 1. 辐射测量( radiometry ), 以伽玛射线到电磁波的整个波段范围为对象的物理辐射量的测定,其度量单位见下表。 2. 光度测量( photometry ), 由人眼的视觉特性( 标准光度观察) 评价的物理辐射量的测定,其度量单位见下表。第二节大气对电磁辐射的影响 大气的吸收与散射太阳辐射有时习惯称作太阳光,太阳光通过地球大气照射到地面,经过地面物体反射又返回, 再经过大气到达航空或航天遥感平台, 被安装在平台上的传感器接收。这时传感器探测到的地表辐射强度与太阳辐射到达地球大气上空时的辐射强度相比, 已有了很大的变化, 这种变化主要受到大气主要成分影响。大气主要成分可分为二类: 气体分子和其它微粒。它们对电磁辐射具有吸收与散射作用。 1 大气吸收作用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时,大气分子对电磁波的某些波段有吸收作用,吸收作用使辐射能量变成分子的内能,引起这些波段的太阳辐射强度衰减。 2 大气散射作用。大气中的粒子与细小微粒如烟、尘埃、雾霾、小水滴及气溶胶等对大气具有散射作用。散射的作用使在原传播方向上的辐射强度减弱, 增加了向其他各个方向的

ch2 电磁波普与地物波普特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