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作咸
【原文】
宋子曰:天有五气,是生五味①。润下作咸,王访箕子而首闻其义焉②。口之于味也,辛酸甘苦经年绝一无恙③。独食盐禁戒旬日,那么缚鸡胜匹④,倦怠恹然。岂非“天一生水〞⑤,而此味为生人生气之源哉?四海之中,五服⑥而外,为蔬为谷,皆有寂灭之乡⑦,而斥卤⑧那么巧生以待。孰知其所已然?
【注释】
①天有五气,是生五味:按中国古代“五行说〞,东方木,味酸;南方火,味苦;西方金,味辛;北方水,味咸;中央土,味甘。见?尚书·洪范?及?礼记·月令?。
②润下作咸,王访箕子而首闻其义焉:?尚书·洪范?序云:武王伐殷,既胜,以箕子归镐京,访以天道,箕子为陈天地之大法,表达其事,作?洪范?。?洪范?起首即说五行,且云:“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本篇即以?作咸?命篇。
③经年绝一无恙:整年不吃其中之一味,对人身体没有什么影响。
④缚鸡胜匹:缚一只鸡,比捆匹牛马还吃力。
⑤“天一生水〞:?汉书·律历志?:“天以一生水,地以二生火,天以三生木,地以四生金,天以五生土。〞也是五行说的一套。
⑥五服:?尚书·禹贡?以九州之外,五百里甸服,五百里侯服,五百里绥服,五百里要服,五百里荒服。是为五服。
⑦为蔬为谷,皆有寂灭之乡:蔬菜五谷都不生的地方。
⑧斥卤:盐卤。
【译文】
宋先生说:自然界有五种气,于是相应地产生了五种味道。水性向下渗透并具有咸味这一事,周武王访问箕子后才开始懂得了这个道理。对于人来说,五味中的辣、酸、甜、苦,长期缺少其中任何一种对人的身体都没有多大影响,唯独盐,十天不吃,人就会像得了重病一样无精打采、软弱无力,甚至连只鸡也抓不住。这岂不正是说明首先是因为“天一生水〞,即自然界产生了水,而水中产生的咸味正是人生命力的源泉吗?全国各地,无论是在京郊、内地,还是僻远的边疆,到处都有不长蔬菜和谷物等庄稼的不毛之地,然而即便在这些地方,食盐也能巧妙分布各处以待人们享用。有谁能知道这是怎么个道理呢?
盐产
【原文】
凡盐产最不一,海、池、井、土、崖、砂石,略分六种,而东夷树叶①,西戎光明②不与焉。赤县之内,海卤居十之八,而其二为井、池、土碱。或假人力,或由天造。总之,一经舟车穷窘③,那么造物应付出④焉。
【注释】
①东夷树叶:辽东少数民族食用的树叶盐。
②西戎光明:西部少数民族食用的光明盐。
③舟车穷窘:交通不便的地方。
④造物:大自然。应付出:自然产生。
【译文】
食盐的种类很多。大体上可以分为海盐、池盐、井盐、土盐、崖盐和砂石盐等六种,但是东部少数民族地区出产的树叶盐和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出产的光明盐还不包括在其中。在我国的广阔幅员之中,海盐的产量约占五分之四,其余五分之一是井盐、池盐和土盐。这些食盐有的是靠人工提炼出来的,有的那么是天然生成的。总之,但凡在交通运输不便、外地食盐难以运到的地方,大自然都会就地提供出食盐以备人之用。
海水盐
【原文】
凡海水自具咸质,海滨地高者名潮墩,下者名草荡,地皆产盐。同一海卤,传神而取法那么异。
一法:高堰地,潮波不没者,地可种盐。种户各有区画经界,不相侵越。度诘朝①无雨,那么今日广布稻麦稿灰及芦茅灰寸许于地上,压使平匀。明晨露气冲腾,那么其下
天工开物作咸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