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雨亭记?原文及作品赏析原文及翻译
【作品介绍】
?喜雨亭记?这篇散文紧扣“喜雨亭〞三个字来写,或分写,或合写,或引古代史实来衬托,或用主客问答来渲染,思路开阔,传达出一种情不自禁的喜悦之情。
【原文】
喜雨亭记
亭以雨名,志【1】喜也。古者有喜,那么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2】;汉武得鼎,以名其年【3】;叔孙胜狄,以名其子【4】。其喜大小不一,示其不忘一也。
余至扶风之明年【5】,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6】,其占为有年【7】。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那么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那么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那么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注释】
【1】志:记,后来写作“志〞。
【2】周公得禾,以名其书:传说周成王的同母弟唐叔得到一种特别的禾。这种禾是两禾生在不同的田亩上,而合生一穗。于是献给成王,成王送给周公。周公受禾后,作?嘉禾?一篇。?嘉禾?文已佚亡,今?尚书?仅存篇名。〔?尚书·周书·微子之命?〕
【3】汉武得鼎:据?汉书·武帝纪?记载,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五月,得宝鼎于汾水,于是改元为元鼎元年。?通鉴考异?认为得宝鼎应在元鼎四年,元鼎年号是后来追改的。
【4】叔孙胜狄,以名其子:鲁文公十一年,北狄鄋瞒国伐鲁,鲁文公派叔孙得臣御敌,打败了鄋瞒,并击杀其国君侨如,于是将自己的儿子命名为侨如,以表其功。
【5】扶风:即凤翔府,今陕西凤翔府。苏轼曾做过凤翔府判官,于嘉佑六年〔公元1061年〕到任。明年,第二年。
【6】雨麦,上天下麦子,这是由龙卷风造成的。岐山,今陕西岐山县。阳,山的南面。
【7】占:占卦。年:年成。有年,指丰收。人们不知道雨麦是不是“祥瑞〞,所以占卦。
弥:满。弥月,整月。雨,下雨〔动词〕。
乙卯:四月初二日;甲子,四月十一日;丁卯,四月十四日。
忭〔bian,4声〕:快乐,喜欢。
以:介词,因,省略了宾语。
属〔zhu,3声〕,注,酌。属客,指斟酒给客人喝。
荐,重。荐饥,重复地遭到饥荒。
优游,叠韵连绵字,沉着不迫的样子。
造物,造物主。
冥冥:渺茫。
《喜雨亭记》原文及作品赏析原文及翻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