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古诗两首
《江雪》
教
学
设
计
实验小学
钟梦思
2016-10-23
【教材分析】
《江雪》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诗文。此诗为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和压抑,于是,他就借描写山水之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这是一首诗,又像是一幅画,仅20字描绘出了一幅“寒江垂钓”的画面。全诗的意境,在“孤”和“钓”二字上。诗中充满了寒意,令人读之不寒而栗,从而受到感染和教育。但这首诗,并不是单纯地在描绘江上雪景。它是通过雪景来赞美老翁“独钓寒江”的精神;这位“迎风抗雪,孤舟独钓”的老翁,正是诗人不屈不挠和孤独情怀的人格化身。在诗人笔下,那位“蓑笠翁”的形象,是那样鲜明,令人难以忘怀。
【教学目标】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结合学生实际,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能力”,“方法、习惯”三个维度,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重点指导孤的书写,紧扣重点词句,理解诗句的意思,初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能恰当地描述古诗中描绘的情境,用连贯的话语描述出来。
,体会诗人孤独而又顽强不屈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会写本课生字“孤”。
“千山、绝、万径、踪、灭、蓑笠翁”等词意思,在想象诗中意境深远的画面中理解诗意。
教学难点:
紧扣关键字词,在不同层次的多读中理解诗意,能想象画面,描述诗的意境。
,体会诗人孤独而又顽强不屈的精神。
【教学对象】
四年级学生学习古诗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基础了。对于作者生活的那个时代的了解肯定是生疏的,对于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肯定也是知晓不多的,所以教学时要适当补充资料。四年级的学生和低年级学生相比具有比较强的自行探究的能力,学生在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方面都有了较好的提高,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动手操作的能力。四年级学生对周边的事物产生着浓厚的兴趣,有着强烈的学习愿望,但不能自觉地从生活中进行学习,也不能很好地把语文知识用于生活中。他们在学习的方式上,存在着单一式的学习,缺乏合作学习的习惯,不能做到与人交流,与人对话。这一方面还有待提高,希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能让学生积累对话的经验,学会合作交流。在本节课中,从学生已有的习惯和经验出发,通过多种形式的对话,给学生以全方位的体验。
【教学方法】
古诗教学,首先要打破传统的逐字逐句牵引,而后串诗意的串讲式的教学模式,还给学生独立思考,发挥想象的空间,因此,在备课时,我紧紧围绕以“学”定“教”的原则设计教学环节。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全程参与,给学生创建自读自悟的机会。在交流自学成果的过程中,变单纯的“师教生”为“生生互学”“生生互补”,变僵硬的教师灌输为学生间的自我启迪,从而充分地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悟,自得。简单的说,就是让学生读诗想画面,入境悟情感。
【学习方法】
在课堂上,设计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如说一说,画一画,读一读。有感情地
25 古诗两首8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