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 迎 指 导
阅读指导课
1、《繁星》《春水》
2、《朝花夕拾》
3、《骆驼祥子》 4、《童年》
5、《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6、《水浒传》 7、《西游记》
8、《鲁滨孙漂流记》
9、《格列佛游记》10、《名人传》
中考名著推荐篇目
(3)做到“心系一处”需要守住内心的一片宁静。在这个越来越繁华的世界,我们的目光能够不被五光十色的景色所吸引,的确不易。作家苏童自他的作品《妻妾成群》被改编成电影后名声大震,上门的采访者、崇拜者络绎不绝,但是苏童很冷静,他对记者说:“门外的繁华不是我的繁华,我是过室内生活的人,以前很安静,现在更安静。”另一个作家张炜则奉行“三不主义”——不看热闹的书,不去热闹的地方,不交热闹的朋友。对于许许多多的成功者而言,其实没有多少秘诀,无非是他们比平常人更能“心系一处”而已。
学生读课外书要养成习惯。先看序文或
作者、编者的前言,知道全书的概况,
是好一下,预定若干日
读完,而且如果能按期看完,是好习惯。
有不了解处,不怕查工具书,不怕请教
老师或者朋友,是好是好习惯。其实说不
好的,半途而废,以及眼睛在书上,脑
子开小差,都非常不好。
——叶圣陶
创作背景
十八世纪初,在英格兰的大街小巷,人们到处议论着一个传奇的人物,讲述着一个离奇的故事:1704年,水手塞尔科克登上了一艘海盗船去寻找宝物,没想到,中途与船长发生了争吵,结果被遗弃在一个荒岛上,随身只带了一点武器与一本《圣经》。弹药用完之后,他只好靠快跑追捕山羊,徒手觅食,过着茹毛饮血般的原始生活,后来,他居然跑得比一般的猎狗还快。就这样,他一个人在荒岛上生活了下来,直到四年以后,航海的人们发现了他。
1711年,塞尔科克回到了伦敦,并在报刊上讲述了自己的经历,他成了闻名一时的人物。他没想到的是,这段传奇般的冒险经历激发了一个作家的灵感,不久,以他的故事为原型的小说就发表了。
同学们知道这部小说的名字吗?
Dd
作者简介
笛福(1660-1731)生于伦敦一个商人家庭,到二十多岁的时候他已是一个体面的商人,经历过破产。他在从事商业的同时从事政治活动,并因此被捕,后来靠疏通关系才得以出狱。此后他继续办报纸刊物,写了大量的政治、经济时文,又几次被捕,都与言论有关。在59时,笛福以塞尔柯克的传奇故事为蓝本,把自已多年来的海上经历和体验倾注在人物身上,并充分运用自已丰富的想像力进行文学加工,创作了这部妙趣横生、雅俗共赏、老少咸宜的传记体小说《鲁滨孙漂流记》,为自已博得了“英国小说和报刊文学之父”的美誉。
1、《鲁滨孙漂流记》是( )国小说家( ),他是该国文学史上第一个重要的小说家,有“(
)的美誉,他的文章影响了后来期刊文章和报纸的发展,
2、《鲁滨孙漂流记》是以第( )人称写的长篇小说。
全书回顾
英国小说和报刊文学之父
英
笛福
一
练一练
仍以“信念”或“挫折”写一段议论文的片段,
或独立成段,
或几个事例构成排比。
3、鲁滨孙第一次出海的目的地是( ),不料却遇到了可怕的风浪,好容易才保住了性命;鲁滨孙第二次出海是去( )经商,这一次他成功了;鲁滨孙第二次出航极为不幸,他们遇到了( )被俘虏,变成了奴隶,逃出后抵达了巴西,在那里独自经营了一个( ),生活过得很顺遂;鲁滨孙第四次航行是去( )(目的)时,船突然触礁,遂遭灭顶之灾。
4、鲁滨孙在荒岛生活了( )年,他已成为( )家的代名词和千千万万读者心目中的英雄。
伦敦
非洲
土耳其海盗
种植园
贩运黑奴
28
冒险
默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请列举鲁滨孙在荒岛所遭遇的困难,他又是如何克服的?
2、鲁滨孙写的“利害差异表”有何意义?
3、鲁滨孙在逆境中善于“自勉”,给了你哪些启示?
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小组讨论一下。
议论文的构思主要是如何展开论证,《心系一处》在(3)(4)段展开了论证,每段的第一句“做到‘心系一处’需要有坚强的毅力、持久地韧性。” 和“做到‘心系一处’需要守住内心的一片宁静。”是中心句,告诉读者怎样才能做到心系一处,然后列举了物理学家丁肇中和作家苏童,张炜的事例,有理有据,紧扣中心论点,这两个事例较详,而(5)段开头“愚公移山,终得天帝相助;达摩参禅,石
《鲁滨孙漂流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