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语文大课堂1.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月之故乡
教学目标:
  ,逐层指导感情朗读古诗,感受诗歌的形式美。
、音乐、想象等理解诗歌的意境。
,来体会作者深深地思乡情怀。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抓住关键句,指导品读;
难点是通过想象,体会作者强烈的思乡情。
教学准备:
:制作好课件;指导朗读,深层次地体会情感。
  :搜集描写明月的诗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背诵有关月亮思乡的诗。
1、师:在这圆圆的月亮下,你会想到什么?
2、谁来说说与月亮和思乡有关的诗句。
过渡语:在小学阶段可能你学了很多古诗,但是如果你不用一条线去把它串联起来,他们就是零散的放在那,但假设今天你知道了原来明月和故乡、与思念亲人有着这样紧密的关系,你就会整理得更系统,记忆得更扎实。
二、听写古诗。
1、今天我们也来写一首与月亮,与故乡有关的一首现代诗。准备好听写纸,老师读,你们写。(按照诗歌的格式,第一行留空待会写题目,每听写一句开头空两格,先听写诗句)
师问:思考谁来读这三句谁能猜想一下,下一句我听写的内容是什么?”对了,你为怎么猜想这句的?
2、读读诗加标点读诗歌
指名读1。他声音很洪亮,每个字都读得很正确。
3、读出诗歌韵律节奏
4、指导朗读出景,生齐读。
三、围绕“看月亮,思故乡”给诗歌起题目。
师:诗歌也有它集中要表达的感情,这首诗一共9行,54个字,短短的诗歌里哪一句是它的中心句。
1、找出关键句,指名读。
2、过渡语:这就是诗人最想表达的感情,那你能根据这句给这首诗命一个合适的诗名。
3、生起名,教师板书,并结合学生的题目鼓励其根据内容思考,引导理解“望”“看”
4、我们给诗起了题目,那原诗叫什么题目。
揭示诗名,介绍作者彭邦祯(板书:月之故乡)
四、品读诗句。
1、以作者的生长为线,逐层体会,指导朗读。
这是他临近去世时写下的,人近将逝,会有许许多多的无法诉说,而彭邦祯却只用这么简简单单的58个字,写下了这样一首诗,他表达的是怎样的情感呢?咱们一起来深入了解彭邦桢吧!
①这里有几个词:“离开家乡”那年他多大?19岁。“流亡”是去旅游了吗?那是流离失所的流,那是逃亡的亡,他被迫流亡恩施,这是怎样一段距离呢?出示地图。
A他出生在这,却因为战争的原因,到了离家非常远的地方,叫恩施那你们想一个人独在异乡,每到逢年过节的时候一定会格外思念家乡的亲人,这时你的脑海里会浮现出那个诗人写的一首诗,你觉得它最难表达彭邦祯的心情呢?生1师板书
我们一起来替彭邦祯表达一下心情。齐读(眼前要有画面,一个深秋寂寥的夜晚,彭独自一人是什么心情)
②那么诗人到恩施之后,停止自己流亡的脚步了吗?咱接着看,出示地图。
B、从恩施到印度可以说是翻山越岭,漂洋过海,而从印度到台湾又是一路颠沛流离,我想是不是纳兰性德的一首词最能代表军旅的忧伤、苦楚呢?那就是《长相思》齐读
C、彭邦祯到了台湾他发现在台湾有很多跟他经历相同的人,他们聚在一起谈论最多的是对故乡的思念,其中有位诗人余光中写了一首诗最能表达那一群人当时的感受。
③ “小时候,……”生配乐读《乡愁》。
④孩子们这就是流亡的诗人彭邦桢当时的感受。他依然没有停止流亡的脚步,奔波的命运。一九七三年之后,远离家乡到哪里去啊?出示生平资料,配

语文大课堂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t520728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1-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