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认知心理
翻译认知心理研究背景
翻译理解的认知本质
翻译表达的认知本质
1
完整编辑ppt
翻译认知心理研究
林语堂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说:“其实翻译上的问题仍不外乎译者的心理及所译的文字的两样关系,所以翻译的问题,就可以说是语言文字及心理的问题。”(罗新璋,1984:419);
前苏联译论家巴尔胡达罗夫说:“翻译是一种心理过程,即大脑皮层活动的某种形式。”(蔡毅,1985:28)
方梦之(1997)在谈到翻译学学科建设的方法论时,也从心理学的角度概述了翻译过程中的译者心理状态。
颜林海(2001,2008)主张从学科建设上对译者的心理活动加以系统的科学研究,即建立翻译(认知)心理学(《翻译认知心理学》,2008)。
翻译认知心理研究:从认知心理学,认知语言学考察翻译过程
2
完整编辑ppt
翻译过程中,译者大脑活动到底怎样进行的?译者想的是什么?----黑箱 black box
从输入─输出的关系上去探测其内部机制:
原理始发语输入→大脑→目的语输出
由于双语转换作为一种思维过程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对其研究的理论目标应该是通过对翻译过程的分析建立具有心理现实性(psychological reality)的翻译模式揭示双语转换的心理机制及思维规律这项研究工作是否有意义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科学的研究方法。
3
完整编辑ppt
(肖辉、张柏然,2001,“翻译过程模式论断想”,外语与外语教学)
4
完整编辑ppt
5
完整编辑ppt
基于信息加工理论的贝尔模式通过对翻译过程及其思维规律的心理描写,试图建立具有心理现实性的翻译认知模式。与前人的翻译模式相比贝尔的流程模式在整体框架和内容等方面似乎详实很多,对开阔研究视野、升华研究思维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意义。然而,心理学、人工智能和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及双语转换的实践经历告诉我们,位于人类大脑黑匣子的双语转换心理机制与信息处理的内在过程是极其复杂、、摸不着。那么,贝尔模式的心理现实性究竟有多大,尚待今后大量科学研究的验证 。
(刘绍龙,2007,“论双语翻译的认知心理研究”,中国翻译)
6
完整编辑ppt
翻译理解的认知本质
翻译理解是激活先知识的过程
翻译理解是一个意义分配的过程
翻译理解是一种在线阅读和动态解释的过程
翻译理解是一个记忆加工的过程
翻译理解是一个语篇宏结构的过程
翻译理解是一个情景模型的建构过程
翻译理解因境而变(交际目的)
(颜林海,2008:113)
7
完整编辑ppt
情境模型与翻译理解的在线构建
情境模型或情景模型(situational model):
Van Dijk 和 Kintsch(1983)认为当人们有足够的时间、充分的动机阅读一篇文章时,大脑中就会形成三种表征结构:表层编码(surface code)、文本基础表征(textbase)和情境模型(situational model)。
表层编码把握语篇中字、词、短语及其间语言学关系;
文本基础表征是包含文章准确意义的系列命题,是对文章提供的语义及等级层次关系而形成的表征;
情境模型是与自身背景知识相互作用、经由推理形成一个内容或心理上的微观世界。
8
完整编辑ppt
(车祸和荷兰人乘火车的情景模型)
语言使用所涉及到的事件、人物、地点等及一些一般的关系已在人的记忆结构里形成了一些固定的范畴和关系结构,这些结构是构成情景模型的基础。因此情景模型是真实情景的对等体,而情景又是语篇描述的对象,在脱离实景的语用过程中,情景模型便成了中介物(熊学亮,1993 )。
情境模型至少包含五个维度:时间、空间、因果、意向和主人公(物体)(Zwaan 1999:15)。
9
完整编辑ppt
文本理解中情境模型建构的大致过程:建构、更新、提取和展望
读者对正在阅读的句子建构当前情境模型时,可能直接使用当前文本中的新线索,也可能使用保持在短时记忆缓冲器中整合模型部分的提取线索,并在长时记忆中提取相关背景知识来解释当前输入的文本信息,从而形成一个新的当前情境模型;当激活整合模型部分的提取线索,即当前模型和整合模型中的提取成分产生联系时,短时工作记忆中的当前模型就与保持在长时工作记忆中的整合模型形成连贯,整合模型得到更新。新的整合情境模型展望下一个当前情境模型的建构,为之提供提取线索。(伍丽梅、莫雷、王瑞明2005:480)
10
完整编辑ppt
翻译认知心理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