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抗震鉴定标准》 GB50023 《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 JGJ116 修订介绍程绍革 ********** chengshaoge@ 现有建筑抗震鉴定加固减轻地震灾害损失 1966 年3月8日和 3月22日,河北邢台 和 地震,有些村民在 3月8日地震后用铁丝将外闪的前后外墙拉结起来,在 22日再次地震时没有倒塌,而没有拉结的房屋倒塌。此后,历次地震均表明,震前加固的效果十分明显。抗震鉴定与加固是减轻地震灾害的有效手段 64 项,约 6万多平方米,仅用钢材 40 吨。经唐山地震考验(厂区地震烈度为 8度),全厂没有一座车间倒塌,没有一榀屋架塌落,保护了上千台机器设备的安全,震后三天就恢复了生产。而相邻的天津重机厂,震前没有按设防烈度加固, 唐山地震后厂房破坏严重,部分屋架塌落,大型屋面板脱落,支撑破坏,围护墙倒塌和外闪等,到 1979 年元旦才部分恢复了生产,修复加固耗费了 700t 钢材。⒉ 1975 年内蒙五原 M6 地震,县第二中学 32 栋完全相同单层教室中,震前加固的 12 栋震后基本完好,未加固的 20 栋震后遭到了严重破坏。⒊ 1981 年四川道孚 地震,邮电局机房 1980 年进行了抗震加固,在纵横墙交接处加了构造柱和拉杆,外墙增设了圈梁,地震后(烈度为 8度)该机房安然无恙,电信仅中断 10min 。相距 10m 处的同类结构、同样高度、同一单位施工的柴油机房,因震前未进行抗震加固,遭到严重破坏。 年四川自贡 地震,全市震前加固的 54 万 m2 建筑物的完好率达到 92% 。其中,自贡第二医院, 1954 年建造的三栋相同的砖木结构病房楼,其中 2栋震前采用钢筋混凝土圈梁进行了加固,震后完限无损,而未加固的病房楼没来得及加固,震后砖墙开裂严重成为危房,震后拆除重建。 年云南澜沧-耿马 地震,震前加固的县医院住院楼,震后完好正常使用;而未加固的门诊楼遭到严重破坏。震前加固的耿马糖厂蒸馏塔、澜沧铅矿水泵机房均在地震中完好无损。 年云南丽江 M7 地震,震前加固和未加固房屋的震害也有明显的对照。该县震前花费 70 多万元加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建筑基本完好,这些建筑的价值约 2千多万元, 即加固费用仅占房屋价值的 % ,震后不需维修或稍加维修就投入使用,极大地减轻了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标准修订背景?鉴定加固标准的沿革?原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次修订的重大调整内容?本次修订的其他主要内容?抗震鉴定加固的基本要求?若干条文的补充说明?中小学校舍抗震鉴定与加固一、标准修订背景 1. 标准实施已十多年,期间一些相关标准已进行了修订 2. 汶川地震后,地震灾区开展了大规模的房屋抗震鉴定工作,依据什么标准进行鉴定成为当务之急 3. 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启动,现有中小学校舍如何鉴定 4. 标准应体现近年来出现的新的成熟的技术与方法 5. 原标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二、标准修订过程《建筑抗震鉴定标准》 GB50023 1. 2008 年7月9日,成立编制组召开第一次工作会议 2. 2009 年3月初,形成标准初稿 3. 2009 年3月 24 日,召开编制组第二次工作会议 4. 2009 年4月,形成《鉴定标准》征求意见稿 5. 2009 年5月 19 日,召开《鉴定标准》送审稿审查会 6. 2009 年5月 22 日,形成《鉴定标准》报批稿 7. 2009 年6月5日, 09 版《鉴定标准》批准 8. 2009 年7月1日, 09 版《鉴定标准》实施《建筑抗震加固规程》 JGJ116 1. 2008 年7月9日,成立编制组召开第一次工作会议 2. 2009 年3月初,形成标准初稿 3. 2009 年3月 24 日,召开编制组第二次工作会议 4. 2009 年5月,形成《加固规程》征求意见稿 5. 2009 年6月 12 日,召开《加固规程》送审稿审查会 6. 2009 年6月 14 日,形成《加固规程》报批稿 7. 2009 年6月 18 日, 09 版《加固规程》批准 8. 2009 年8月1日, 09 版《加固规程》实施
《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ppt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