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遗址公园景观分析.docx曲江池遗址公园调研报告
Xxxx
(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710055 )
摘 要:景观设计就是通过用地布局和“空间组织”的方式 , 在满足人的行为活动功能基础
上, 营建具有多层次意义的场景和 (或 ) 多样性生境的自然或建成环境。 景观调查是指对景观设计项目所处环境、地理位置、建筑形式、交通状况、使用性质、文化特征、社会需求等多方
面资料的实地考察, 是景观认知的必要前提和有效途径。 本文通过对曲江池遗址公园的实地调研,对景观设计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关键词: 景观认知 景观调查 景观空间 景观要素
基地研究围确定
曲江池遗址公园位于市东南部, 大雁塔东南, 北接大唐芙蓉园, 南至秦二世
陵遗址,与周边的曲江寒窑遗址公园、秦二世陵遗址公园、唐城墙遗址公园等,
形成 1500 亩的城市生态景观带,成为实现城市现代化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谐
共生的成功典,为市民提供一个人文、自然、休闲、和谐的城市活动区。
本次调研基地围如图 1所示。
历史文化特点
曲江是中国唐代著名的风景区, 在唐长安城东南隅, 因水流曲折得名, 又叫
曲江池。秦代称这里为洲,秦始皇曾在此修建离宫“院”。汉武帝时把曲江列入
皇家苑圃。隋建立京城大兴城时,凿其地为池,称为“芙蓉池”。唐玄宗时恢复
“曲江池”的名称。
曲江池,兴于秦汉,盛于隋唐,历时千年,是中国古代风景园林之经典。秦
Word 资料
代曲江,一片天然池沼,称为隑洲,建有著名离宫——宫。汉武帝时因其水波浩
渺,池岸曲折,“形似广陵之江”,取名“曲江”。隋代修建大兴城,曲江被纳
入城廓之中,改称芙蓉池。唐代大规模营建曲江,凿黄渠,辟御苑,筑夹城,建
大雁塔,修新开门,曲江池成为水域千亩、名冠京华的游赏胜
图 1:调研基地围(自制)
地。“曲江流饮”、“雁塔题名”、“杏园关宴”、“寒窑故事”等典故传说,
更使曲江池声名远播, 文脉流长。唐玄宗时引水注入曲江, 且为芙蓉园增建楼阁。
芙蓉园占据城东南角一坊的地段,总面积约 。唐末,曲江池因战乱
宫殿废圮,池水逐渐干涸,后被垦为田圃,园林盛景几无所存。 2007 年,市依
照曲江池历史水系和文物勘探成果,规划建设占地 1500 亩,集历史文化、文物
保护、城市游憩为一体的大型开放式园林生态工程——曲江池遗址公园, 于 2008
年 7月 1日建成开放。曲江池遗址公园彰显秦汉雄风,传承隋唐源脉,跨原带隰,
Word 资料
湖泊连延,是历史盛景的完美再现,也是“皇城复兴计划”的扛鼎之作,被誉为
人文、古今融合、人与自然和谐的建设典。 [1]
图 2:曲江池遗址公园(图片来源于网络)
重要公共空间及地标性构筑物
曲江池遗址公园重要的空间借点有入口(中和广场)、疏林人家、曲江亭、
阅江楼、湖心仙岛和云韶居等。
入口
主入口中和广场位于公园西北角。 从入口举目远眺, 能看到湖心仙岛。 中央
有一白色氦气球,称为“曲江眼”,是入口的标志性构筑物(图 4)。
图3 、图 4:曲江池遗址公园入口(自行拍摄)
疏林人家
从入口沿着池岸的环路向南走, 左手边是浩荡的池水, 右手边是散布的小丘
和树林。没走多久,会发现藏在树林里的几座院落,其名叫做疏林人家。这是 9
栋两层楼的唐式建筑,名字以词牌取名分别叫做风入松、浣溪沙、浪淘沙、满庭
芳、水调歌头、临江仙、念奴娇、忆秦娥和水龙吟。其中有一栋是一个小型博物
馆,展示着考古发掘所发现的曲江遗址, 包括从新石器时代直到明清时期的文物。
Word 资料
图5
曲江遗址公园景观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