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
附件1
西山煤电科学技术进步奖申报书
专业类别
绿化
编号
项目名称
立井肝石山绿化治理项目
项目起止时间
2014年8月至10月
项目完成单位
镇城底回环保科
主要协作单位
镇城底矿计划科
主要完成人
技术水平
知识产权
获奖情况
申报奖励等级
批准奖励等级
中报单位意见
(蛊章)
中报单位 联系人
姓名
电子邮箱
办公电话
移动电话
一、立项背景
精品文档
山西的煤炭能源为山西的经济发展和国家能源安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煤
炭在开发利用等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以及产煤致废弃肝石山塌陷等生态环境问 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做好什石山治理,可起到保护环境、保障我 省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同时也是建立环境友好型煤炭企业的保证。
镇城底矿,副立井什石山,现状总面积约47500平米,已经绿化区域有9000 余平米,未绿化面积为36500平米。原有护坡为刚性处理护坡,针对什石山不稳 定、易沉降等特性,采用刚性处理护坡容易损坏;由于坡度较陡,基质不适宜植 物生长,目前绿化主要种植苜蓿,苜蓿为草本植物,冬天地上部分枯萎,土壤裸 露,影响美观又容易水土流失,绿化效果不好。其余面积未进行绿化。
因此打造绿色矿区,对镇城底矿什石山进行治理已成为必要。我们决定对副 立井什石山进行全面绿化治理。一期工程于 2014年8月底正式开工建设,治理 区域(D区)总面积5200平方米,本次什石山护坡工程主要针对什石山不稳定、 易沉降,刚性护坡易损坏等特性,采取柔性覆盖的技术理念,通过护坡措施与生 态植被恢复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治理,以有效应对什石山沉降等问题。
二、详细技术内容
镇城底矿什石山绿化工程,建设地点为镇城底矿副立井,整个工程以绿化区 域提档、平台区域绿化、坡面柔性绿化为工程绿化主要内容。 为了保证什石山综 合治理的最终成功,设计采用护坡措施与生态恢复措施紧密结合的方法。
立井什石山一期绿化治理工程,该项目区坡面分为四级,中间设置分级马道, 马道内侧修建柔性排水渠,与一侧急流槽相连接。每级马道坡脚坡面设置柔性坡 脚护坡,坡面及马道全部进行植被恢复,总面积 5200平米。
(一)护坡工程:坡体修整-削坡整形、整理坡面、控制坡度,修建分级马 道,修筑排水渠、急流槽,修建柔性护坡等。针对什石山不稳定、易沉降等特性, 采用刚性护坡易损坏。本次什石山护坡工程采用柔性覆盖技术理念, 以有效应对
石干石山沉降。
1、坡体修整
本工程由于坡面坡度较大,根据现有地形,在原有坡面上进行削坡,中间设 分级马道。整形完成后,什石山表层覆盖 30cm厚黄土基质层。
精品文档
2、分级马道设置
为什石山安全稳定、施工方便及后期管理(如浇水、施肥、修剪等)和护林 防火,建立分级马道,为排除道路路面和路堑的雨水,在道路内侧布设柔性排水 渠,道路外高内低坡度为 2%根据现有地形,在原有坡面上进行削坡,中间设 四级马道,宽度为1m,有效降低坡度。
3、排水系统
在分级马道内侧和设置横向柔性排水渠,横向排水渠一侧设置纵向急流槽, 采用土工膜加土工袋构筑。为了确保山体稳定,在对破体进行削坡分级的基础上, 还要做好整个坡体的排水系统,加快对径流的排导,减少冲刷、下渗,减轻对坡 体的危害,做好横向排水。坡体的排水系统主要由纵向排水渠将水排向山底。
4、柔性护坡
柔性护坡构筑方法为:每级坡脚铺设一层土工袋,坡体铺设
袋,柔性护坡总面积248m。在马道排水渠与坡面坡脚设置柔性护坡,可有效减 少雨水冲刷,应对什石山沉降、稳固坡面,有效减小水土流失。
(二)生态恢复:
针对什石山存在的诸多植物生长限制因素(如肝石堆放区 PH值偏低,植物
必须营养元素极端缺乏,空气干旱少雨),根据什石山植被修复的成功实践,在 什石山植被修复工程中按照立地条件分析与评价、 基质改良技术、适宜树种选择
与规划、植被修复栽植技术、科学的抚育管理技术和植被修复的监测与评价等“六 阶段”技术模式,根据模式中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 适时有效地调整什石山植被 修复的工程技术和进度,可以使什石山植被修复能够按照规划设计的目标创建稳 定的植物生态系统,使什石山最终达到治理的效果。
1、石干石山基质改良技术
受什石山地形地貌和表层土壤理化性质的限制,直接的植物栽植很难成活, 即使成活也难以养护管理,因此什石山植被修复工程前必须进行基质改良。 肝石 山的基质改良技术主要包括物理、 化学和生物等改良措施,本次施工时综合使用 以上措施。
2、植被恢复技术
精品文档
在什石山困难立地条件下,采用人为干扰措施,加速基础生态系统
矸石山绿化治理技术项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