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剖析材料案件剖析材料案件情况的剖析近年来,本市偷盗单位内工业原材料的案件呈上升趋势, 201X 年发生偷盗单位工业原材料案件比上年增加了 1 5, 造成经济损失达数百万元。个别案件不仅给被盗单位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而且由于被盗物品系剧毒或放射性物质, 稍有不慎就会酿成影响局部地区社会稳定的大问题。因此, 遏止住这股危害社会治安稳定的暗流, 对确保本市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治安的持续稳定至关重要。本文试在剖析此类案件作案特点、作案手法的基础上提出防范对策。本文所涉及的工业原材料案件系指: 犯罪分子结伙利用大、中型交通工具,在企事业单位内部仓库、料场盗窃工业用特种铝合金、进口铝合金、铝锭,铜、锡、钢筋等型材; 工业用氧气瓶、乙炔瓶、切割机、电焊机、钻孔机、探伤仪等工具; 装潢用塑钢、变压器、漆包线、空调外机等( 不含犯罪分子盗窃野外架空电线、电缆案件)。一、偷盗工业原材料案件的特点: (1) 节假日作案多于平时。据对 201X 年“五一”、“十一”及今年春节前后的案发情况采样分析, 节假日作案多于平时。 201X 年4 月 30 日至 5月8 日共发生盗窃工业原材料案件 26 起,比节前九天( 201X 年4月 20至4月 29 日)发案 17 起,上升 5 9; 201X 年9月 30 日至 10月8 日共发案 34起, 比节前九天( 201 X 年9月 20至9月 29 日)发案 16 起,上升 11 5 ;今年春节期间( 201X 年1月 23 日至 1月 30 日)又发案件 24 起, 比节前九天( 201X 年1月 14 日至 1月 22日) 发案 16起,上升 50; 被盗物品直接经济损失数百万元。如 201X 年1月 30日, 本市某化工厂铸造车间职工上班时发现放在车间库房内的四台探伤仪被窃, 价值人民币 30 万元。(2 )团伙作案人数增多。过去盗窃工业原材料案件多是 2至3 人结伙作案,而现在是 8至 10 人团伙作案,有的甚至更多。不仅团伙成员之间分工明确, 有事先到现场打样踩点的, 亦有准备作案工具的, 而且犯罪嫌疑人为了躲避晚上被巡逻警察盘查, 往往在打样踩点时就把作案工具放置在现场附近。(3 )作案工具升级,机械化程度高。过去犯罪分子作案多数使用撬棒、扳手等手工工具, 用手推车、黄鱼车运赃, 现在则动用事先盗窃来的切割机、用卡车或雇佣个体出租货车到现场运赃。为逃避打击, 汽车到了现场后, 往往将车灯关闭, 车子不熄火, 一旦被发现就可驾驶车辆逃跑。如 201X 年1月 29 日晚, 本市某区一塑钢仓库被盗。仓库内 40 捆进口铝合金型材被窃,价值人民币 16 万元。(4 )作案对象、销赃对象往往系同一籍贯地。从已破获的案件看, 犯罪嫌疑人以江苏省淮阴籍和安徽省霍丘籍对象最多。其次为安徽省阜阳、阜南、淮南籍为多。而盗窃者与销赃者又多以老乡关系为纽带,形成盗、销一条龙。(5) 发案地以市郊结合部地区的中小企业居多。据统计本市偷盗工业原材料案件以浦东、宝山、普陀、闵行、青浦、松江、南汇、嘉定等区中小企业发案最集中。而上述地区的外资、合资企业、私营企业被偷盗的则较少。(6 )发案时间以下半夜 12: 00 以后最多。从已经发生的案件情况看, 90 是下半夜 12: 00 以后作案。犯罪分子针对上半夜单位内部值班人员警惕性较高, 夜巡警察刚上岗, 兴奋点高, 盘查率高的特点, 将作案时间多数选择在下半夜。因为下半夜值班人员多数精力不济, 大多睡觉了, 内部值班形同虚设; 夜巡警察兴奋点也由于劳顿所累而降低, 盘查少, 盘问率低, 作案风险低。犯罪分子趁机潜入仓库大肆偷盗。甚至一夜掠空一间仓库。二、偷盗工业原材料案件多发的原因(1) 企业内部管理和防范设施上存在漏洞。节前各单位忙于应酬, 准备过节的各项事宜, 内部管理普遍较松, 特别是经济效益不好的企业, 开工不足, 内部管理更为松懈, 有的围墙残缺不全, 漏洞缺口随处可见,有的货物乱堆乱放,货物被盗了还浑然不知; (2 )值班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值巡不到位,形同虚设。有的值班室没有电话, 发生案件无法及时报警, 有的值班人员缺乏基本业务培训, 有警不会报; 有的慑于犯罪分子淫威, 有警不敢报, 听到声响假装睡觉; 不少单位值班人员多数是老、弱、病, 根本不符合值班员的基本要求。(3 )犯罪分子掌握内部管理规律,踩“点”作案。犯罪分子基本摸清了上半夜值班人员要列行公事在厂区巡视一番,警惕性较高, 下半夜巡察力度明显降低, 边缘地区夜间防控网漏洞大, 设卡不到位的特点, 有准备有预谋的进行盗窃, 而且销脏渠道畅通。有的晚上刚被盗,第二天“货”就到了废品回收站里。(4 )技防设施安装率低,安装率不到 5 。从破获的案件看,多数企事业单位内部没有安装技防设施, 有的安装
案件剖析材料(完整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