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被改写的故事1
群文阅读《不断被改写的故事》
教学目标:
1、在比较阅读的过程中,发现故事中人物和情节的变化 。
2、分享阅读的学习内容,交流阅读感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仔细阅读,开展想象,拓宽学生的想象空间。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发现故事之中人物和情节的变化。
准备资料:
多媒体课件、相关拓展文章
导入
(出示图片)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幅图讲的是什么故事吗?
生:三只小猪(齐答)
师:看来大多数同学都听过这个故事,《三只小猪》。
对比阅读,深入分析
(学生阅读课文)
师:刚刚咱们读了约瑟夫的《三只小猪》,那在这个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生:讲了有三只小猪,老大盖了间草房子,老二盖了间木头房子,还有一个盖了间砖房。狼先后把老大和老二的房子吹到,吃了他们。然后就剩下老三和狼斗志斗勇,最后狼从烟囱里爬进去的时候被老三煮
生:第一个故事中小猪最后不断识破狼的诡计,是狼一直在主动做坏事,但在第二个故事中狼是因为小猪骂老奶奶才生气。
师:的确像刚刚大家分析的那样,这两个故事为我们呈现了不同的两种情节,那么我就搞不懂了,到底哪一个才是事实的真相呢?狼到底是被冤枉的,还是他在为自己狡辩啊?正好我这有一个《三只小猪和狼的真实故事》绘本,咱们先看看,然后回过头再一起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出示图片)
师:绘本看完了,还记得之前的问题吗?
生:记得
师:那狼是被冤枉的?还是他在为自己狡辩呢?
生:我觉得他是在狡辩,因为他如果真的像自己说的那样善良,即使小猪死了也不会吃掉它。
师:有点假惺惺的感觉是吗?
生:我不同意,狼是肉食性动物,有大餐摆在面前肯定会吃掉。我反而觉得狼是被冤枉的,因为我能从他的讲述中感受到他的真诚。
师:也就是说狼这样做是遵循了生物链的结果。
生:但狼如果真像他说的那么好,那为什么小猪们都不给他开门借给他糖呢?还是说他在说谎嘛。
生:我也觉得狼在撒谎,第二个是以狼的口吻说的,他肯定会为自己说好话的。
师:刚刚的讨论非常的激烈,大多数同学都觉得狼是被冤枉的,其实我也这么觉得,因为凡是都是有因果的,我们不能简单地贴上好与坏的标签,要知道有时事情的真相有可能被扭曲,我们不能偏听偏信,要用事实说话。
师:那,咱们看即便是同一个故事,但是由于讲述者的不同,内容也会有着天壤之别。《三只小狼和一只大坏猪》里狼和小猪是不是也和前两个故事中所描述的有所不同呢?咱们大家对比着分析分析,看看在这三个故事里狼和小猪都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阅读第三篇文章)
师:刚刚看到有的同学在文中也标注了,我十分认同这种做法,因为我觉得这样更利于咱们对文章的理解。接下来咱们一起研究一下,看看在这三个故事中狼和小猪分别是什么样的呢?
生:第一个故事里小猪很聪明,因为他每次都能识破狼的诡计。
师:可见人家小猪还是智商很高的。
生:第二个故事里小猪很没礼貌,我很不喜欢这样的小猪。
师:我也这样觉得,做人还是要讲礼貌的。
生:在第三个故事里小猪就变成大坏猪了。
师:那咱们来看看,在这个故事里谁是受害者?谁是大坏蛋啊?
生:狼是受害者,猪是大坏蛋。
师:也就是说他们的
不断被改写的故事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