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展览观后感
近几天我去参加了关于机场地区发展历程的展览,收获非同一般,我没想到自己居然对自己生活了如此久的第二家乡这么不熟悉。 在展览的开始,我们来到一层,随着讲解员声情并茂,以及展柜里的珍贵展品被我们尽收眼底,我仿佛还能看得出前辈们在这里付出自己青葱岁月的英姿。突然一种敬意油然而生,无法自拔。随着一排一排的展品在讲解员深邃嗓音下一件一件被介绍完毕,我们又集体上楼上参观,且必须走楼梯上楼,其实这里有电梯,那又为什么不让我们使用呢。 当我们踏上楼梯的那一刻我就马上感觉到了这个楼梯的不平凡,因为楼梯四周的墙壁贴满了很多泛黄的,黑白的老照片,而且照片拍摄的时间随着楼梯的上升,向着现代的日子靠近,在几张老照片中,我找到了一个我还没来得及接触的亲人,我的爷爷,作为当年机场的总工程师,他的身影经常出现在那个时候的重要场面,我心里的自豪也更加深刻,一层,二层,三层,一层一层的展览马上到了尾声。我们到达了这里的顶层,四层,也是让我感触最深的一层。 我们来到一个类似开会地点的一个庭室,当我们坐着哪里的座位上不禁将自己的腰板挺直了不少,一阵说明过后,大屏幕突然亮起,原来是当局做的一个沙画短片,背景是一个深邃的男声,讲解了机场的历史,一个又一个候机楼的建设不仅体现了机场的变化,更是体现出了XX省和XX省民的变化。就在这时,一个苍老年迈的声音传入了我的耳朵,是一位机场地区工作的老前辈,,沙画随着他的话为我们演绎了他在机场工作的一生,让我们在场的几位同学和老师的内心十分震撼,我仿佛忘记了时间,静静的看完了长达半小时的影片,展览也随之结束。
这次的展览我收获颇丰,身为一个在机场学习的孩子,这让我十分自豪。 ——————白佳鹏 在11月23日中午的时候老师带我们去了关于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一个机场的发展史,在那个里面我们看到了许多关于机场发展的一些老照片和能反应当时历史的一些文物,让我们不经赞叹。 首先,我们进去那个展厅后,有一个介绍人员出来说他是我们这次参观的领队人,于是我们就跟在他的后面开始了这次的参观首先我们看到了机场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时候,哪里有许多当时周恩来总理和有些外宾或者是和当时的飞行编队的合影让我们看后是无比的高兴,在那些照片的下面就是一些当时的一些历史的文物,之后我们跟着我们脚下的时间数轴去参观下一个重要的时间段,在二层我们看到了一些机场的发展机场当时已经有了一个独立的机场但是当时的机场太小,不够所有的人都可以坐的,所以当时坐飞机是一个象征,只有县团级以上的人物才能坐飞机之后这个导游还给我们讲了说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于1958年03月02日投入使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首个投入使用的民用机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四个开通国际航班的机场。机场建成时仅有一座小型候机楼,称为机场南楼,主要用于Ⅵp乘客和包租的飞机。之后我们就上了三楼在哪里我们看了一个11分钟的一个沙画作品,这个沙画让我感触很深,在这个沙画里面主要是讲了三个老人对机场发展的经历和见闻,让我听后感触很深最后他给我们讲了首都机场是中国三大门户复合枢纽之一、环渤海地区国际航空货运枢纽群成员、世界超大型机场。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建成于1958年。1980年1月1日,t1航站楼及停机坪、楼前停车场等配套工程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1999年11月1日,t
机场展览观后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