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四章 投资匡算、项目优选与效益分析 15
一、 投资匡算与结构分析 15
(一) 项目投资匡算 15
(二) 投资结构分析 16
二、 优选项目与可行性分析 16
(一) 车耳营 17
(二) 七王坟 17
(三) 管家岭 17
(四) 徐各庄 17
(五) 大西山旅游路建设及景观提升项目 17
(六) 大西山农业观光园规范提升工程 18
三、 效益分析 18
第五章规划的组织实施与保障措施 19
一、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整合各种政策资金,加大扶持力度 19
二、 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并发挥村委会的组织功能 19
三、 积极吸引企业投资,推动整体运作与要素配套 19
四、 加大金融扶持力度,构建发展资金平台 19
五、 加强行业管理力度,促进规范化发展 19
六、 创新扶持模式,吸引大企业牵手西山乡村旅游 20
七、 编制宣传资料,构建营销网络,以营销实现规模扩张 20
21
八、 提升传统节庆,创新时尚活动,实施大活动引爆策略 20
附表:大西山乡村旅游示范带建设项目表
第一章规划背景与区域分析
本章从六个方面对大西山乡村旅游示范带建设的条件进行了综合评价: 一是从项目背景、规划
范围和规划衔接等角度阐述本次规划的起点; 二是规划区自然条件和旅游资源; 三是规划区各个村 的发展现状;四是规划区旅游服务要素及其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 五是分析规划区的发展优势和面
临机遇;六是结合市场调查分析大西山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出路。
一、 项目背景和示范意义
(一) 规划背景
这是北京市旅游局确定的十三个乡村旅游重点项目之一, 按照市旅游局下达的乡村旅游示范区
(带)规划设计工作的要求编制。是在大西山路立项开工建设背景下进行规划, 该路南起大觉寺风
景区,北到凤凰岭风景区,全长约 ,是规划区内唯一南北向联系各旅游景点和采摘园、具交 通和观赏双重功能。
(二) 示范意义
如何将分散、同质化的旅游资源整合起来发展乡村旅游有示范意义;
2、 在都市近郊如何发展乡村旅游,对北京发展乡村旅游具有示范意义;
3、 对海淀北部新区乃至整个西山乡村旅游发展具有示范引导和辐射带动;
4、 对如何在新的起点上高水平发展乡村旅游具有示范意义。
二、 规划范围与规划期限
(一)规划范围
大西山乡村旅游示范带是传统的农村地区, 地处海淀北部新区,也是海淀区发展的战略腹地和 拓展空间,属于海淀北部新区两带中的“小西山风景带”,处于北京市城市发展格局中处于“两轴、 两带”的结合部,处于“三山五园”的交错位置,是 50个郊野公园之一,是北京市距市区最近的 乡村民俗旅游区域,城市公共交通可以方便地到达规划区。 本次核心规划区东临北安河路, 西临门 头沟区,北起凤凰岭,南至徐各庄,总用地面积 ,其中山区面积约24平方公里,浅 。
(二)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08——2010年,兼顾考虑20II ——2015年。
三、上位规划前提与本次规划任务
(一)上位规划前置条件
本次规划主要依据《北京市海淀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北京市海淀北部新区整合规划》、《大 西山旅游风景带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海淀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四个上位规划进行编制,重点 从发展定位、土地利用和发展方向等方面明确上位规划的前置条件以作为本次规划前提。
1>发展定位
? 海淀区的上风上水地带和生态屏障
? 城市西北部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区
? 市民京郊生态休闲旅游的首选之地
? 国家历史文化公园(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土地利用
? 节约土地资源,引导人口向镇中心和城市新村集中
? 集约利用土地,规划农村人均建设用地严格控制在 150平方米以内
? 六郎庄、西山风景区以西山区楔形绿色限建区
? 加快农村居民点并迁和整治,注意控制建设密度
? 严格控制规划绿色空间范围内的建设用地增长
3、 发展方向
? 保护生态环境,加快新农村建设,统筹解决“三农”问题
? 海淀区综合观光、休闲、娱乐、度假的理想家园
? 主要发展以山水游览、休闲度假、文化体验和观光农业为主的旅游职能
? 积极创建国家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 重点发展具有特色和规模的会展、度假、体育、休闲、农业观光、文化、民俗等旅游项目 和产品
?建设成为海淀区功能完善的现代化旅游服务基地和北京市知名的集休闲娱乐、生态体验、 体育拓展、农业观光、文化探寻、会议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型旅游目的
大西山乡村旅游示范带规划项目【文本】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