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精准扶贫规划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 中办发[2013]25 号)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 年) 》和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 湘办发[2014]8 号) 、《湖南省农村扶贫开发实施纲要(2011 — 202 0 年) 》,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机制,转变扶贫开发方式,提高扶贫开发精准度, 有效整合各方资源, 形成扶贫攻坚合力, 全力推进全市扶贫攻坚, 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步伐, 特制定《永州市实施精准扶贫五年规划(2014-2018 年) 》。一、基本情况全市共有 5 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分别是新田县、江华瑶族自治县、宁远县、双牌县、江永县, 其中新田、江华两县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宁远、双牌、江永为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这五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属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的三类县。目前, 国土资源部、省国土资源厅对口扶贫新田县, 中南大学、省高院对口扶贫江华县, 省工商局、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对口扶贫宁远县, 省林业厅对口扶贫双牌县, 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省人防办对口扶贫江永县。其余 6 个县区和金洞、回龙圩两个管理区以及永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扶贫开发工作面上扶持县、区( 管理区)。“十二五”期间,省扶贫办批复我市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 441 个,其中国定贫困村 84 个, 全部在五个国家或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省定贫困村 298 个,其中重点县 231 个、面上县 126 个; 市定贫困村 59 个,全部在面上县区。 2012 年 6 月,省委、省政府启动少数民族地区高寒山区脱贫解困工作, 省扶贫办、省财政厅批复我市高寒山区村 57个, 其中江华 50个、江永 7 个。根据省扶贫办测算到我市的贫困人口, 2013 年底,我市共有农村贫困人口 688909 人( 含扶贫对象户、扶贫低保户、低保户、五保户四类), 为全省(640 万)的 % , 贫困发生率为 % 。其中, 五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共 380377 人,占全市贫困人口总数的 % ,其它面上县区 308532 人,占 % 。当前, 全市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南岭山区, 即新田、江华、宁远、双牌、江永、蓝山、道县、东安等 8 县和金洞、回龙圩 2 个管理区。这 8县 2 区总人口 万人,总面积 17188 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 % ,共有贫困人口 529711 人,占全市贫困人口总数的 % 。南岭山区区域内的贫困人口大多居住在少数民族聚居区、高寒山区、岩石裸露区、水淹移民区、旱涝灾害多发区, 自然条件恶劣, 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脆弱, 返贫现象突出, 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实现程度低。教育、医疗、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滞后,群众就医难、就学难、住房难等问题普遍存在。这一区域是全市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区和革命老区, 贫困与民族发展问题相互交织, 是新阶段全市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也是全市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二、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一)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 按照“扶贫到村, 规划到户,整合资源,合力攻坚”的基本要求,以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贫困村为主战场, 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全面小康作为首要任务, 坚持政府主导、部门主帮、群众主体、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扶贫模式, 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机制, 着力解决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突出问题, 进一步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 加快全市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二) 基本原则 1. 政府主导, 分级负责。市、县区( 管理区)、乡镇(场) 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扶贫攻坚负总责, 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扶贫政策, 制定本辖区扶贫开发实施规划和年度计划, 把扶贫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筹安排, 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综合考核评价制和责任追究制,组织实施好扶贫开发各项工作。 2. 以人为本, 改善民生。以安居、乐业、有保障为重点, 突出解决贫困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困难, 保障好农村贫困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不断提高贫困群众生活水平,逐步改善生存条件。 3. 部门协作, 合力攻坚。按照中办发[2013]25 号、湘办发[2014]0 8 号文件的要求,各相关部门结合各自职能,充分履行扶贫工作职能, 在制定政策、编制规划、分配资金、安排项目时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倾斜,努力构建大扶贫工作格局,形成扶贫开发合力。 4. 创新思路,精准扶贫。将贫困人口作为主要对象,摸清底数, 精准识别按照“一户一卡、一村一册、一乡一簿
2016精准扶贫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