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乡村文明行动六大建设 2011 年4月 23 日,省委、省政府两厅下发了《关于在全省农村实施“乡村文明行动”的意见》的通知, 标志着为期五年的乡村文明行动正式实施。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以“村容村貌、村风民俗、乡村道德、生活方式、平安村庄、文化惠民”六大建设为重点内容,以“营造新环境、培育新农民、倡导新风尚”、建设农村美好新幸福家园为目标,力争到 2015 年底, 实现“活动全覆盖、村村有新貌”, 70 %以上的村达到县级以上文明村标准。农村环境面貌更加整洁、村风民俗更加文明、道德素质更加提高、生活方式更加健康、社会秩序更加稳定、精神生活更加丰富, 全省广大农村文明程度和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五大原则: (一)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二) 科学规划,统筹推进。(三)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四) 注重创新,完善机制。(五) 以人为本,利民惠民。六大建设任务: (一) 村容村貌建设。大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硬化、绿化、净化、美化、亮化为重点,进一步推进改水、改厕、改厨、改圈等工作, 逐步消除脏乱差现象, 建立完善“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城乡环卫一体的垃圾收集处理体系。同时, 建立卫生保洁制度, 设立卫生保洁员及保护农村自然历史风貌工作等相关配套工程。(二) 村风民俗建设。以村风、民俗、习惯为重点, 积极推进移风易俗, 形成文明进步向上的新风尚。普遍制定完善村规民约, 规范村民行为; 普遍实行民主恳谈会、民主听证会、民主协商会、民主决策会、民主评议会“五会制”,建立规范、直观、可操作的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工作流程; 普遍建立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组织并积极发挥其作用, 重视对婚丧嫁娶等民间习俗的引导,提倡移风易俗,文明理事,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反对婚丧事大操大办。(三) 乡村道德建设。以关爱、互助、诚信为重点, 开展多种形式的道德教育和实践活动,培育和睦友善的新关系。积极推进以善行义举四德榜为平台的四德建设。广泛开展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评选表彰活动,引导广大农民群众争当“星级文明户”、“文明信用户”和“好儿女”、“好婆媳”、“好夫妻”, 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 养成良好的个人品德, 使文明和谐的道德风尚融入到千家万户。组织农民群众就近就便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大力弘扬勤劳节俭、诚信谦和、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 努力做好孤寡老人、残疾人和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的帮扶工作, 倡导邻里和谐、互帮互助。( 志愿服务) (四) 生活方式建设。以科学、卫生、健康为重点, 广泛开展科学知识普及活动, 建设科学文明健康的新生活。大力实施“新农村新生活”教育培训活动。扎实开展农业科技知识、实用技术和创业技能培训, 大力培养农村科技骨干和实用人才,努力使每个农民都掌握 1-2 门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积极推进“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
山东省乡村文明行动六大建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