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均值不等式.ppt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08数本(2)班 徐翠芳
一:说教材(教学前)
二:说教学过程 (教学中)
三:说教学评价(教学后)
一:说教材(教学前)
1 教材分析
2 学情分析
3 教学目标
4 教法分析
5 学法分析
1、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三个正数的算术-几何平均不等式。
难点:三个正数的算术-几何平均不等式的猜想证明过程和应用;立方和公式的变形及灵活运用。
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选自人教社普通高中课程实验标准 数学(选修4—5)《不等式选讲》第一讲 不等式与绝对值不等式的第一小节,它是学生在必修5里学过了基本不等式,以及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学习的,同时也是为了以后学习几种重要不等式,以及不等式的证明作铺垫,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在科学研究、经济管理、工程设计上都有广泛的作用。
2、学情分析:
A.对两个正数到三个正数的推广有些模糊,在猜想过程中可能有疑惑。
C.在求最值问题时往往会忽略前面所强调的“一正,二定,三相等”。
B.立方和公式的变形以及灵活运用时对代数变换能力要求较高。
3、教学目标
A.知识目标:了解三个正数的算术-几何平均不等式的证明;掌握三个正数的算术-几何平均不等式;会用不等式求最值。
B.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类比、猜想等发现规律的一般方法。
C.情感目标: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为了提倡新课标的主导思想,我总是在受鼓励学生让他们发挥出最大的潜能参与到学习中来,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能动性,让学生在团结互助的过程中探索求知。认真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探究为主线,思维为主攻”的教学思想,采取“精讲、善导、激趣、引思”的八字方针。
4 教法分析
不同于传统的讲授课,基于数学实验的教学实践课,教师的教应有瞻前性,应该在实验课前让学生对于软件的应用有充分的准备,并进行分组讨论得到数学模型。依据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问题教学法”确定本堂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生活中发现问题,实验中分析问题,设计中解决问题、总结问题,论证后延拓问题”五环节教学方法,运用这种教学方法能更好地使学生经历实验的发生、发展和“再创造”的全过程,主动地吸收新知识的精髓。
5 学法分析

新的教学理念下课堂教学已经是一个多维度多中心的整体。教师学生都是参与课堂的主体,而教学设计与实验则是课堂的载体,它将调度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并在参与中尽量获取知识与能力上的探讨、共鸣与思维能力的升华与内化。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学是中心,会学是目的。因此,在教学中要不断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根据数学实验课的教学特点,这节课主要是教给学生“动手做,动脑想;多训练,多实践。”的研讨式学习方法。这样做,增加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增强了参与意识,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思考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通过这样使学生“学”有新“思”,“思”有所“得”,“练”有所“获”。学生才会学习数学中体验发现的成就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此过程中,学生学会了交流合作,并学以致用,才能适应素质教育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二:说教学过程(教学中)
1.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2.观察归纳,形成概念
3.讨论探究,深化公式
4.即时训练,巩固新知
5、总结反思,提高认识
6.任务后延,自主探究
7、板书设计:见课件
1.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问题1,你能回顾一下必修5中的基本不等式吗?
例如,对于三个正数会有怎么样的不等式成立。
问题2,基本不等式给出了两个正数的算术-几何平均关系,这个不等式能否推广呢?

均值不等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rp539603
  • 文件大小849 KB
  • 时间2021-11-0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