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春望教学设计及教后反思.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 .
春望教学设计及教后反思
一、教材分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至德二年三月所作。当时正直安史之乱,首都长安被叛军占领。 诗人于至德元年八月被叛军捉住, 押送到长安。在长安城里,诗人目睹了叛军的 种种倒行逆施。第二年三月,春回大地、鸟语花香、草木茂盛,一派生气勃勃的 景象,但这只能增加忧国忧民的诗人的痛苦和感伤。
二、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深入理解诗句,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 能力目标:在自主合作、探究中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发挥他们的主体能动 性和创新精神。
3、 情感目标:反复朗诵诗歌,领略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
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课时:1课时。
四、 教学方法:
1、 朗读法: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特别是古诗词。诗的节奏、韵律, 所蕴含的感情内涵都要靠读来感受体会,因此,朗读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
2、 自主合作、讨论探究法: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自主合作,全身心地参与 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让学生相互讨论,主动质疑,以学定教。
五、 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配以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六、 教学过程:
(一) 导入:同学们,“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爱国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更 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优秀的传统。 那么,大家知道哪些爱国的名人名言或爱国故 事呢?(学生回答)
多媒体出示一副图片并配以文字说明,让学生说出这副图片中的人物是谁?这样 可以调动学生兴趣,加深对杜甫的认识,烘托课堂气氛。
(二) 品读感悟
1、 多媒体显示诗歌朗诵,让学生初步体会诗的节奏和感情。
2、 正音正字,划分朗读节奏。强调两个字的读音“搔”和“簪”。
3、 学生放声自由朗读,感知诗的内容。
4、 学生配乐朗诵《春望》。
(三) 、画面欣赏
多媒体出示一组长安城繁华时与衰败时的图片, 让学生在图片的欣赏中说出自己 所观察到的一切。由此引入背景介绍。
(四八整体感知
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全诗,如果学生有不理解的地方,师生共同研讨。
(五八品读探究
首联:1、诗人向我们描绘了他所望到的哪些景象?这些景象有什么特点呢?
2、面对人烟稀少的、杂草丛生的长安城,作者的心情如何呢?哪句最能表达诗 人此时的心情呢?
多媒体显示图片:让同学们欣赏一组百花盛开、鸟鸣时的图片,说出欣赏图片时 的感受。
颔联:1、鸟语花香是最美好的事物,能够给人们带来愉快的心情,但是给作者 带来的是怎样的感受呢?
2、作者为何对花落泪、闻鸟惊心?
此时此刻作者为时局感伤得落泪, 此刻的分别不是一般的分别,可能是永别,生 离死别,所以作者的心情格外低落。
颈联:1、对于作者来说家书是十分宝贵的,由哪里可以看出?
2、一封薄薄的家书怎么能低得上万两黄金呢?我不理解,谁来说说!
此时此刻,战乱的早日平复、一封报平安的家属的到来,是作者急切盼望的,作
者盼望到什么程度呢?
尾联:1、诗人对于一封报平安的家书以及战乱的早日平复,盼

春望教学设计及教后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kunpengchaoyue
  • 文件大小21 KB
  • 时间2021-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