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曹操与曹植教案
2
———————————————————————————————— 作者:
———————————————————————————————— 日期: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教 案
时间分配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五章 曹操与曹植
第一节 开创一代诗风的曹操
如同在政治、军事上所起的作用一样,在文学上,曹操也是这一个时代开创风气的人物。如果说魏诗是这一段文学史的起点的话,那么曹操的诗歌便是魏代诗歌之发端。
比拟三曹七子,操诗最为沉雄苍莽。
出色的诗歌。曹操的诗,现存二十余首,都是乐府诗,其内容和写作方法都与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汉书·艺文志?)的精神一脉相承。
一、曹操诗歌的思想内容:
曹操诗的内容主要可分为三个方面:一、记叙汉末实事和个人经历,二、抒写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负,三、游仙诗。
〔一〕记叙汉末实事和个人经历。
其中第一方面,尤引人注目。曹操诗中的优秀篇什大都属于此类。
备注
3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作为一个志在统一天下的豪杰之士,曹操的眼光一直集注于政治和军事。他的?露?和?蒿里行?均记汉末实事,由于诗中表现出一种沉重真挚的感情,所以质朴的诗句十分感人。请听曹操?薤露?篇那沉痛的歌声,他的?蒿里行?历来更是为人称道: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此诗可分为两个局部:前十句写关东州郡联军讨伐董卓而又自相并吞的史实,后六句展开当时社会残破的真实画面。
曹操此诗对于社会画面的展开,同王粲的?七哀诗?、曹植的?送应氏?不同的特征,在于他是在写当时军事政治事件的同时写及社会状况的。诗的中心是当时的军事政治事件,社会残破状况的记叙不过是作为这种军事政治事件的结果来表达的。不看清这一点,我们就难以把握曹操诗反映现实生活之特征。
创作背景
公元189年〔东汉中平六年〕,汉灵帝死,少帝刘辩即位,何进等谋诛宦官,不成,被宦官所杀;袁绍袁术攻杀宦官,朝廷大乱;董卓带兵进京,驱逐袁绍、袁术,废除刘辩,另立刘协为帝〔献帝),自己把持了政权。公元190年〔初平元年〕,袁术、韩馥、孔伷等东方各路军阀同时起兵,推袁绍为盟主,曹操为奋威将军,联兵西向讨董卓。
5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蒿里行?是汉乐府旧题,为古代的挽歌,汉乐府古辞尚存,见于宋人郭茂倩?乐府诗集?中的?相和歌辞·相和曲?。曹操的?蒿里行?是借旧题写时事,内容记述了汉末军阀混战的现实,真实、深刻地提醒了人民的苦难,堪称“汉末实录〞的“诗史〞。蒿同薨,枯也,人死那么枯槁。所以“蒿里〞指死人所处之地。“蒿里行〞是汉乐府的一个曲调名,是当时人们送葬时所唱的挽歌。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孟津,乃心在咸阳。]
⑴义士:指各州郡起兵讨伐董卓的诸将领。
⑵兴兵:起动,发动军队。
⑶讨群凶:指讨伐董卓及其婿牛辅,其部将李傕、郭汜等恶人。
⑷会盟津:也称孟津,在今河南省孟县南。相传周武王起兵伐纣时,中途曾和联盟反纣的八百诸侯会合于此地。这里用“会盟津〞代指各路讨董卓军队的结成联盟。
⑸乃心在咸阳:指各种义军心向汉王室。?尚书·康王之诰?:“虽尔身在外,乃心罔不(无不)在王室。〞这里是化用其句。咸阳:秦代的国都,这里代指
5
第五章曹操与曹植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