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学案
第六单元 2009-12-6
教师寄语:愿你是永远奔腾的千里马!愿你永葆一往无前精神。
单元学习要点:
1.体会《下雨天,真好》的几种雨天情趣;《夜雨诗意》几方面的人生、社会感悟;《听听那冷雨》主要的雨声引起的感觉、联想和想象。
2.探讨《下雨天,真好》一文中“逃学”等情趣细节和结构、选材特点;《雷雨前》一文中表现热、闷的生动语句;《听听那冷雨》和《声声慢》的叠字叠词的使用特点。
3.品味五首诗词及所附片段与本单元散文的情景相似处。
4.比较《雷雨前》与《海燕》主题、结尾的异同;《夜雨诗意》与《雨夜奇袭》的互相解读。
《下雨天,真好》
课前热身:(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下列资料,并把你认为重要的信息画出来。细心揣摩,对你后面的学习有用哦!)
1、走进作者:
琦君:(1917—2006),原名潘希真,浙江永嘉人,当代散文家。所作多为对故乡亲人及师友的回忆,她的作品有改编为电视剧的著名小说《橘子红了》,散文集有《烟愁》《红纱灯》《千里怀人月在峰》《琦君自选集》等二十多本。
2、写作背景:
琦君老家在江南水乡,那里时常下雨。在雨天,作者度过了最快乐的童年时光。长大后,离家求学,每每遇到雨天,琦君就会想起江南的父母。1949年的大迁徙,使得渡海来台的大陆作家都遭罹了一番“失乐园”的痛楚,思乡怀旧便很自然地成为他们主要的写作题材了。琦君就是其中一员。读琦君的文章就好像翻阅一本旧相簿,一张张泛了黄的相片都承载着沉厚的记忆与怀念,都在诉说着基调相同的古老故事:温馨中透着幽幽的怆痛。
3、相关资料(还记得吗?《最后一课》那小小的金龟子,教室里的小国旗以及鲁迅先生的音容笑貌……)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或细小事物、人物的某些细微的言行举止、以及场面片断等,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看似信手拈来,无关紧要,实际是作者精心的设置和安排。一篇文章,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能使人物性格更加丰满,使事件更形象逼真、情节更动人,还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
4、学法指导:(磨刀不误砍柴工,方法很重要哟!)
①本文篇幅较长,可采用整体感知法来阅读,即通过阅读,从整体上感知文段的大概内容,筛选文中的重要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准确地概括文章主旨,然后分析其写作特色等。
②教你一招: 散文的“四步阅读法”
一、紧扣文眼聚散明:散文的最大特点是“形散神不散”, 所谓“形散”是指取材范围广泛,内容博杂;所谓“神不散"是指有明确的立意(即主旨)统领全篇。若能很快找到这一统领全文的“神”,那么就会迅速而准确地把握文章,从而提高阅读效率。在散文中总有集中表达作者思想感情、反映作品主旨的词句,即“文眼”。倘若我们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抓住这“点睛”之笔,就能透视文章的“心灵”,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明确广博、纷繁的材料是怎样被有机的组织起来的。 二、找准线索结构清:线索是串联文章内容的一根“红线”,一大堆散乱的材料,只有借助线索,才能组织成为一篇有条有理的文章。它在文章结构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没有恰当的线索,文章就是“一盘散沙”。找准文章的线索,就可以理清它的内容结构。
三、融情于景见立意:“一切景语皆情语。”大凡
下雨天真(091207)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