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 题 报 告
一、课题名称: 识字大舞台
二、研究对象、实施教师、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低年级的学生
实施教师:樊春辉
研究方法:
1、个人研究与集体研讨相结合的形式,既有组内统一要求集体研究,又根据自己的特色进行独立创新研究的方式;
2、采取行动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进行研究,在教学过程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总结、边完善,对典型的课堂教学案例进行分析研究,把研究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
三、课题的目的、意义、来源及背景
课题的目的、意义、来源及背景: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和语言文字训练时比较困难,其原因是,在这些训练中,有许多生字孩子不认识。识字量少的问题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通过活动的开展,拓宽识字途径,增大识字量。
四、 课题研究的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学习理论,论证课题,制定方案。先设立课题,明确课题研究的目的,定出方案;根据班级的的实际情况制定研究计划;学。
第二阶段:计划实施阶段
巩固识字方法,激发孩子的识字兴趣,拓宽学生的识字途径。收集阶段性研究成果,初步整理研究成果。
第三阶段:实验总结阶段
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原始数据资料和活动记录,做好课题研究成果总结和汇报。
五、 课题研究的结果
识字大舞台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对识字教学提出了这样的建议:“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基于这一建议,我在教学中不断地进行研究实践,总结出了几条提高孩子识字量的有效方法:
一、校内教给方法,激发识字欲望,让识字方法生活化。
1、想象生活,识记字形。著名语言文学家安子介曾说过,汉字是微妙的就像一个阿丽斯仙境的领域,每一个拐弯抹角就有一段故事,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联想,揭示汉字的字、形、义间的关系。如在教“笑”时,我引导学生想象,人笑的时候两只眼睛都眯起来了,这时有一个同学说嘴巴也张大了,从而就记住“笑”字,在以后识记“哭”这个字时,我就让学生根据原来学字的方法自己想象怎么记,有个学生说“一个人张嘴大哭却只掉了一滴泪”这样学生很快就记住了这个字,从中让学生感受到认字时只要想象是非常有趣的。又如“苦”字,旧社会穷人生活的苦,十多口(古)都挤在一起,还住在草房里,因此是很苦的(苦);“男”字,引导学生说古时候的人在创写这个字的时候是根据当时的劳动能力而来的。早期田里的活没有现代化的劳动工具,所以都有很大的劳动力,而女人和男人比当然是男人的力气要大,所以田里的活都由男人来做。这样就有了这个
“男”。字形轻易地扎根于学生的脑海中。
2、做游戏,乐记字形。如教学“坐”时,有的学生根据字形编字谜“土上坐着两小人”;又如“两”有的学生说“两个小孩排排坐”;又如学“瓜”时,有的学生编出了“搭好架子结个瓜”;又如学“夹”时,有的学生说“二人瞪两眼”,学“美”时,有学生编了“羊字没尾巴,大字藏底下”;在学习“春”时,我把“春”分解成“三”“人”“日”三个部件,让学生根据画面意思编识字儿歌:“三个小儿乐悠悠,红日睛天去春游。”;学生不但说得形象、生动,吸引大家的主意力,而且很有创
结题报告(识字大舞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