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对策一、概念对策:对付的策略或办法。针对性:具有特定的对象(对策的客体),该对象可以是具体的,也可能是某种状态或观念。即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效性:某种行为能否达到预期目的。可行性:行为能够顺利实施的可能性。可操作性:方案具体实施的难易程度。要求:有确定的行为人(对策的主体)。二、题型: [09 国考]“给定资料 11”提出了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策略,认为提高粮食价格是关键之策,不必担忧对低收入人群的影响,他的这种观点有没有道理?为什么?请谈谈你的理解。[09 国考]某学术团体为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就我国粮食问题召开研讨会,在关于解决问题对策的讨论中,有人发表了“四点对策”,这“四点对策”,内容上,表述都存在问题,请指出这份“对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修改意见。[06 年国考]在我国,妥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是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请你就我国政府如何提高应对公共事件的能力,写篇文章,说出自己的看法。[05 国考]给定资料罗列了解决我国农村农民问题的多种意见。其中反映了两种不同思路。请对这两种思路分别加以简述。[07 四川 10月]假设你是某市政府有关部门工作人员,你所在城市也开始出现大量的电动自行车,并因此引起社会各界和有关部门的争议。因此领导要求你以政府工作部门名义给市政府起草一份如何处理本市电动自行车问题的解决方案。三、对策的要求及本质 1、针对性、有效性、可行性,可操作性 2、符合虚拟身份:在不明确的条件下,考生可自已定位为某政府机关的办公室人员。概括本质:考生(机关办公室秘书或材料指定人员)建议有权限的领导依据某种目标(有效性) 指定某单位(职能部门或个人)(主体,可操作性) 按照某种容易被接受(可行性)且容易实现的(可操作性) 行为方式去解决什么问题(针对性)。四、对策的角度:前面概话里讲解的基础知识 1、管理方法:(1)行政方法行政方法:通过(命令、号召、要求、安排)直接的行政系统采用行政手段作用于管理客体的方法。特点: 高效,直接( 2)经济方法:对内:(奖金、津贴、福利)是运用经济手段激励被管理人员的方法。对外:财政政策(财政支出,调整货供给)、税收政策(税率,调整产、销成本)、金融政策(利率:存款利率,贷款利率;金融市场:外汇,黄金,股票,期货,权证等)、直接干预(价格保护,政府令)特点:调动人员的积极性有较大的作用。( 3)制度方法制度方法(法律、法规、条令、条例、规定、章程、守则)是指用一定的规范约束管理客体的方法,它对于保持管理的稳定性、连续性和标准性有很大的作用。特点:约束性强,客体有一定范围内的自主权; (4)教育方法教育方法是用不同的形式解决被管理人员思想问题的方法,人们常说的精神激励、思想政治工作。特点:约束性弱,但旨在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管理手段(1)有形手段(计划、津贴、规章)(2)无形手段(教育、激励、人际关系)(3)传统手段(文件、标牌、灯光、广播) (4)现代化手段(记录卡、程控机、电脑网络)五、对策的来源 1、源于材料:通过阅读整理直接获取或归纳概括间接所得到的。 2、源于考生的实际工作与生活经验。六、对策的组织与完善十六字方针:多措并举,短长结合,先急后缓,针有可操。 1、多措并举:将管理方法与手段相结合,形成多种有效措施。语言尽量精炼,尽可能多答对策,增加得分机会。 2、短长结合:将短期手段(治标)
很好的申论文章对策写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