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塔上的实验》教案
教学目标:
一、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
二、学叙与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三、学习构思文章的技巧
目标分析:《斜塔上的实验》是一篇人物传记的节选,学习本文
最终要达到了解本文作为人物传记的写法,并理解伽利
略作为大科学家所具备的不畏强权,勇于创新的精神。
要达到这一目标需要了解本文与一般人物传记的写法
异同,同时对文中体现伽利略精神的语句进行深入分
析。
教学方法:
1、 学法:整体阅读,自主、合作、探究。
2、 教法:组织阅读,适时点拔,激趣引思。
教学主题:与大科学家伽利略同行,热爱科学,造福人类。
教学过程:
预备教学:指导学生阅读人物传记,思考一般人物传记的写
法;查阅与伽利略相关的资料;整体阅读课文。
一、导入教学:
同学们,在意大利的比萨城有一座闻名天下的古建筑——比
萨斜塔,和与之齐名的大科学家——伽利略,你知道吗?
请学生分别介绍比萨斜塔和伽利略(与之相关的发现、发明)
比萨斜塔:比萨教堂的一部分,始建于1173年,高54.5米,直
径l 6米,,共8层。比萨斜塔是世界建筑史上的
一大奇迹,由于塔身过重和地质疏松,南面地基比北面约低2米,
造成塔身倾斜,16世纪伽利略在比萨塔上的实验,使之扬名天
下。
伽利略:(1564—1642)是伟大的意大利物理学家和天义学家,
科学革命的先驱。历史上他首先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融会贯通了
数学、物理学和天文学三门知识,扩大、加深并改变了人类对物
质运动和宇宙的认识。为了证实和传播:哥白尼的日心说,伽利略献出了毕生的精力,晚年受到了教会的迫害并终生监禁。他以系统的实验和观察推翻了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传统自然观,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基础的近代科学,因此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
他的工作为牛顿的理论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同学们,16世纪正是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的实验,改变了
全世界对“自由落体”的认识,这是一个怎样的实验,今天让我们与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同行,探究人物传记的节选《斜塔上的实验》。
二、整体阅读,自主探究:
出示“探究讨论”题:
1、说说课文介绍了有关伽利略的哪些经历?
2、你从伽利略的这些经历中,看到一个怎样的伽利略,
并指出根据。
3、本文是一篇介绍伽利略的人物传记,在文章的结构上有
什么特点?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4、课文在记叙的过程中,适当穿插了描写的表达方式,你
能找出来并给大家朗诵吗?体会这些描写的作用?
三、分组讨论,合作学习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对探究题的认识
四、全班交流,师生点评:
(1)课文介绍有关伽利略的三个方面的经历:
①介绍伽利略发现摆的规律的经历,表现他善于发现和思考
问题,并善于用实验来检验发现的创新精神。
②写伽利略孩童和学生时代的成长经历,表现他对科学的不
懈追求和献身精神。
⑧写比萨斜塔的实验,伽利略发现自由落体定律的经历,表
现了他不怕威胁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斜塔上的实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