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古诗三首.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九年级语文下学期教案( 语文 ) 校训:自强不息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 1 – 实践自然递进模式
课题:诵读欣赏《古诗三首》
主备人:蔡红梅 审核人: 审批人:
【学习目标】
。 
,体会诗的意境。 
,学习诗人的高雅志趣,高尚节操。 
【学习重、难点】
,体会诗的意境。 
,学习诗人的高雅志趣,高尚节操。 
【学法指导】诵读评析法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过程】
一、自主尝试

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号五
九年级语文下学期教案( 语文 ) 校训:自强不息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 2 – 实践自然递进模式
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汉族。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曾做过几年小官,后因厌烦官场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田园诗派创始人。
李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后世将李白和杜甫并称“李杜”。他的诗歌总体风格清新俊逸,既反映了时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
陆游,南宋诗人、词人。字务观,号放翁。与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并称“宋代四大诗人”,又与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合称“中兴四大诗人”。
九年级语文下学期教案( 语文 ) 校训:自强不息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 4 – 实践自然递进模式
二、互动探究
(一)导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
  :同学们自由的大声朗读。
  . 
  学生听范读时老师要求,拿起笔在诗中标出重读、停顿
  ,并课堂背诵。 
(三)欣赏诗歌
饮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诗文大意: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的繁华道,可从没有因为车马喧闹而烦恼。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灵远离世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东墙下采撷清菊,闲适地望着南山胜景。山上的
九年级语文下学期教案( 语文 ) 校训:自强不息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 4 – 实践自然递进模式
云气傍晚时很美,结队的鸟儿结伴而归。南山仰止啊,这里有人生的真义,我该怎样表达内中深奥!
2..本诗的主旨是什么?
写田园之景,抒隐居之情,表现了诗人闲适的隐居生活和对自然风光的喜爱,以及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1)诗中最能体现诗人隐逸生活情趣的一个词是____“心远”或“悠然”________。
(2)诗中描写的景物突出了___宁静、平和、闲适、恬淡……______特点。
(3)诗中借优美的山水田园风光,抒发作者恬淡高远心境的诗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九年级语文下学期教案( 语文 ) 校训:自强不息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 5 – 实践自然递进模式
(4)诗歌蕴含着这样的哲理: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嚣人境也无“喧嚣”之感的诗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用得非常精妙,换成“望”字就没有这种效果。请你说说为什么。
   改“望”不好。因为“见”字表明诗人看到山不是有意为之,而是采菊之间无意中山的形象忽然映人眼帘。生动地描绘出了作者在东篱下采菊时的悠闲。而“望”即有意远看,改“望”此篇神气索然。
5.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刻画了诗人自己的形象,请你说一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形象?“采菊”这一动作中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处世态度和志趣?
九年级语文下学期教案( 语文 ) 校训:自强不息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 7 – 实践自然递进模式
悠闲自得的诗人形象。写 “采菊”的动作不是一般人的动作,它包含着诗人远离世俗、淡泊名利、悠闲自得的处世态度与热爱自然的志趣,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
6.“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人内心的“真意”可以怎样理解?
在生机勃勃的大自然,没有功利的驱使,鸟日出而出,日归而归,一切都平静自然。那么人呢?我要像飞鸟一样,归隐田园,纵身在

古诗三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ffy51856fy
  • 文件大小196 KB
  • 时间2021-11-0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