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文集》读后感
瑶海实验小学 司小妹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最具有影响力的教育思想家。他也是最具有批评精神和创造精神的教育开拓者。他博大的教育思想,求真的教育实践,行知合一的师德风范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他的教育思想是一种具有创造性并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教育思想。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很有创新之处,他提出了适合中国当时教育国情的教育理论“生活即教育”。他认为“教育即生活”是把社会生活引入学校,是在鸟笼里人造一个树林,生活已失去其真。而“生活即教育”是“适应于中国民众全部生活之需要”的,即提倡一种把鸟儿从鸟笼放回树林的教育。我更关注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无论是从师德方面如何做一位好老师,还是从业务方面怎样提升专业能力,更好的教育学生,从他的著作中都可以感受得到。
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陶行知先生用这样朴素而又富有真理的语言告诉我们,做教师要真诚、热情、懂得奉献。作为小学教师的我,面对的是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他们做人的道理需要培养,他们与人交往的能力需要提高,他们的学习习惯需要培养,他们的丰富情感需要培养、激发……,他们是一群天真无暇的群孩子,需要老师的叮咛嘱咐,需要老师的鼓励肯定表扬与支持……,小学老师需要用爱心去温暖孩子,用耐心去理解孩子,用关心去照顾孩子,用信心去鼓励孩子,用细心去观察孩子,这即所谓的“五心”,用“五心”去对待每一个孩子和家长不正是作为一名小学老师的职责吗。
二、“生活教育”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入进行课程改革的今天,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陶行知曾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课程课改确立了以幼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突出了学生发展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让孩子学会生活,学会探究,学会表达,致力于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生活教育从一日活动开始,作为老师,要有生活教育的意识,追踪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回应,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得经验,丰富情感体验,发展认知,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为学生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所需要的能力奠定最初的基础。
三、“创造的儿童教育”
陶行知先生是创造教育的先驱,他提出“要培养儿童的创造力”、“要解放儿童的头脑、眼睛、嘴、双手、时间、空间……”,并且他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全面实施课程改革后,学校的活动形式多种多样,不再是单一的传授,多了观察发现法、实验探究法、游戏操作法……,小学教育的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学生共同生活、探索世界、表达与表现。孩
陶行知文集》读后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