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益减少的矿物资源》教学设计
句容市崇明小学 赵明
教学内容: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岩石与矿物第三课日益减少的矿物资源
教学目标:
1、知道很多矿物资源不可再生,随着人类的开采和利用正在逐渐减少;
2、理解保护矿物资源的重要性;
3、能够查阅新型能源的有关资料;
4、意识到人类在发展的同时,也破坏了环境,消耗了资源,我们应该保护好陆地物质,开发新能源
教学重点:
知道很多矿物资源是不可再生的
教学难点:
感受矿物资源随着人类大量开采正在逐渐减少
教学准备:
师:岩石矿物的开采图片、部分资源枯竭时间表、新能源的图片。
生:搜集有关新型能源的图片资料。
教学方法:
结合学生所在地区的实际进行教育,调查法,启发法。
教学过程:
理解矿物资源的日益减少
1.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很多的矿物。矿物的用途很多。正是人们认识到矿物的价值和用途,人类进行了大规模的开采,而这种开采从过去到现在,从国内到国外一直都没有停止过。
出示两幅图片(人类开采矿物,留下的矿坑)
师:看到这种场面你有什么体会?
学生可能想到:这是由于人们过度开采造成的,自然环境被严重破坏,矿物资源越来越少……
2.介绍镇江历史上的煤矿
出示:镇江煤炭生产集中于市区西南21─24公里的丹徒县上会、上党和句容县东昌一带。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镇江附近有小烟煤、柴煤矿7处。20年代起,陆续兴办私人煤窑及煤矿股份公司计13个。抗日战争前夕,大力山附近设有建华公司采煤,沦陷后日本商人继续开发。抗日战争胜利后,有镇南、镇来、镇华、镇丰、青山等公司于煤层露头作手工浅部开采,因出煤量少,先后歇业。
1958─1985年,今镇江市行政区域内地方国营煤矿总投资10639万元,其中市属东风、小力山、古洞、伏牛山4个矿投资9111万元。各煤矿均属政策性亏损企业。(摘自《镇江市志》)
东风煤矿东风井1982年10月采空报废后,北青山井也面临资源减少,矿井萎缩问题……(摘自《镇江煤炭工业》)
现在,镇江境内所有煤矿都已经关闭。
师:看了这段资料,你有什么想法?(再次感受矿产资源随着人类的活动日益减少。)
3.出示部分矿物资源枯竭时间表
我国部分矿物资源可开采年限
铁
100年
锌、锡、钨
40-50年
银、铅、锰、铝
20-30年
引导学生进一步的思索:从这张表当中,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有何想说的或者有些什么好的建议?
引发学生来自内心的呼吁:我们要合理使用矿物资源,不能过度开采。
分析减少原因及对策
:地球上的资源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的,还有一类就是不可再生的,它们如同我们人类的生命一样,是有限的。
学生自学课本第50页上面内容。交流,追问:可再生的是不是就可以随意使用呢?
2. 师:如果没有矿物资源的一天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学生同桌交流。(通过想象没有矿物资源的后果,是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矿物资源与我们生活联系的紧密,培养学生爱惜并保护矿物资源的情感,并且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交流搜集的新型能源的资料,呼吁保护矿物资源
(1)提问:我们该怎样解决人类需要与矿物资源不足的矛盾呢?
(2)学生分组讨论,汇报
日益减少的矿物资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